核心提示: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建成开展后,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基地的育廉修德功能和最大效果。实践证明,基地开展一年多以来,我区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参观深受教育,反响强烈。通过参观,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反腐倡廉意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参观的过程是令人警醒的过程
“党员、干部要勤政为民,廉洁廉政。这里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事例,让我们深思。”在参观西藏自治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后,自治区卫生厅厅长助理沈军深有感触地说。
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在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区纪委的领导和区直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六家主办单位的共同努力,经过近三年的精心筹备和建设,于2012年4月揭牌开展。
就在建立的当年,根据区纪委、区党委组织部、区党委宣传部、区党委党校四家联合下发的“关于组织党员干部到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通知要求,我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接待145个参观团队、各级党员干部4964人。2013年上半年,基地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自今年3月以来,目前已接待参观团队48个、各级党员干部1698人。
廉政教育基地的建成,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推进符合西藏实际的惩防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廉政教育基地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模拟场景等形式,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生动展示了反腐倡廉建设各个方面。
参观最终是让人警醒,每一场参观后,感触成了参观者不得不说的话题。“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筑牢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正确对待名和利,掌好权、用好权,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区党委、区纪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方面做到 ‘讲党性、重品行、塑形象、作表率’”。
漫漫人生路,关键就几步。“正像展览中所示,面临重大抉择时,必须思量再三,切莫误入歧途。腐败的因素可能有多方面,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自身放松了思想的‘弦’。”前来参观的西藏银监局一位同志说。
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提高
管理出效益。为加强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预防和警示作用,区党委党校紧密结合基地实际,通过筹建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网站,增强知名度。为让廉政教育基地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大学校,成为各族群众学习廉政文化的大课堂,在我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推进我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新贡献,目前,正拟建立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网站。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充实廉政教育内容。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地建设,充实展览内容,基地及时将十八大、中央和区党委新近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增加到展览内容之中,进一步增强展览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社会效果。区党委党校还组织人员在广泛征求、参考各方面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的实际情况,对现有展厅和教育基地的整体布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版和改造,目前已经区党委有关领导批准。
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的建成和开展,为全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搭建了平台,对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新起点
西藏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和开展,是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全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搭建了新的平台,延伸了教育空间,标志着我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据自治区党委党校校委委员、纪检组组长安保荣介绍,为了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建设提出的新概括、新论述和新要求,目前,自治区党委党校正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改版,这对充实新的廉政内容,增强展览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很有必要。
结合当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在谈及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如何进一步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时,安保荣说,要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一是努力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通过深入基层,真正了解群众呼声、掌握基层实情;二是努力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党员干部不仅要通过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感化群众,更要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为人民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三是努力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党员干部必须具有与群众平等互动、有效沟通的能力和本领,善于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力量;四是努力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五是努力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及时化解矛盾的能力,要从源头上抓起,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记者 王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