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华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加快闽西老区崛起这条主线,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各个环节,坚持在履职中融入,在践行中落实,在成效中体现,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强化自身,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融入队伍建设之中
坚持从班子抓起。以抓班子促风气、抓风气强班子,制定出台《龙岩市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把作风建设融入到常委会、局长办公会决策和日常工作机制之中,贯穿于领导干部下访制度和工作联系点制度之中,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从机关严起。坚持一周一学习、一月一推荐、一季一讲坛制度,不定期发放业务和政治理论读本,把加强业务和理论学习寓于日常工作中。坚持关键节点预警、经常性提醒预警、集中提醒预警,持之以恒地把谈心活动贯穿于队伍建设全过程。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察局领导与本系统干部职工谈心达2150人次,召开集体谈心及调研工作会120场次。
坚持从制度建起。坚持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委局机关自身建设的暂行规定》、《关于对市纪委、监察局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20余项。从市到县、乡,一级做给一级看,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
顺应民心,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融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之中
狠抓不正之风的纠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刹懒散之风、浮夸之风、吃喝之风、奢靡之风、攀比之风和铺张浪费之风。今年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减少1455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减少82万元,公务接待经费减少1135万元,公务用车经费减少238万元。
狠抓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惩处。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监督检查和保障机制,对一段时期以来群众反映村(居)“两委”干部贪污贿赂,侵占、挪用村(居)集体资金,非法采矿和毁林占地,以及换届选举中拉票贿选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坚决查处并给予纠正。2011年以来,共立案查处村(居)“两委”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06件,涉案金额334.97万元。
狠抓责任追究。把责任追究作为转变作风的关键环节来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厉行问责,对工作不力的必究、对失职渎职的必究、对行政不作为的必究。去年以来,共对216名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找准抓手,把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融入“联挂帮”的具体活动之中
龙岩市自2012年5月起开展“联乡挂村帮户”活动,实行市、县(市、区)领导联系乡(镇),市、县(市、区)直部门挂钩村,市(厅)级、县(处)级、科级干部帮扶特困户。龙岩市纪委、监察局积极响应,设身处地考虑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做到真联、真挂、真帮。
坚持民情在一线掌握。把摸民情、知民情作为改进作风的基础,确保联挂帮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在基层受理信访举报989件次,立案查处村(居)“两委”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6件,涉案金额84.97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坚持发现问题到一线、排忧解难到一线、工作落实到一线,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急需的现实问题。今年上半年,共开展监督检查366次,发现违纪违法问题260个,提出监察建议3项,责令关闭落后产能企业16家,追回违规发放的补偿金53.9万元。
坚持作风在一线锤炼。坚持把各级干部推到一线,让干部作风得到锤炼。今年7月,组织市纪委、监察局机关党委5个支部的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挂钩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同时为联系挂钩乡村协调资金,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受到群众好评。
(作者系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