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浙江玉环县:斩“无形手”砸“潜规则”

——浙江省玉环县查处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系列案件纪实
2013年04月26日15:4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熟人圈子”带来“友情陪标”

“我辛辛苦苦接工程也没赚几个钱,谁知轻松报个名投标最后再退标,不用出力,反而能赚大钱。”

在这些涉案人员中,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熟人圈子”。每个工程项目招投标前,他们都会事先进行沟通,决定由谁“坐庄”。如果有人不配合、不参与串标,或者单方面违反“游戏规则”,那么他不仅在当地很难拿到项目,还会遭到同行的一致排挤,难以在这个行业生存。

面对这种“潜规则”,一些真正想承揽工程的建筑公司也不得不妥协;而一些本身并非搞工程建筑、没有任何工程建设经验和资质的陪标者,却凭借“潜规则”从中轻松获利。

在调查中,办案人员调取了2009年—2011年间在玉环县招投标中心开标的493个工程建设类项目的招投标资料,发现某建筑公司副总薛某挂靠的10余家企业,每年均有5次以上参与报名,但从未中过标。

经过调查后办案人员得知,薛某是当地这一行里有名的职业陪标人。3年前,薛某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参加各种招标活动想承接工程。可是,他发现不论自己怎么努力,中标的机会少之又少,辛苦一年下来,去掉各项开支所剩无几。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让薛某帮忙报名参加投标,到实际投标那天再退出竞标。谁知这次举手之劳,竟然得到了一笔可观的陪标费,这令薛某惊喜不已:“我辛辛苦苦接工程也没赚几个钱,谁知轻松报个名投标最后再退标,不用出力,反而能赚大钱。”

于是,被金钱冲昏头脑的薛某干脆放弃承接工程项目,一心一意做起陪标人的行当。其先后挂靠了10余家外地企业,以只陪标不中标的方式参与招投标活动,两年多来仅赚取陪标费便高达200多万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当地这个“圈子”里,企业或个人不论是否参与竞标,只要报名就能获取退标费,具体价格视工程大小每家3000元至5万元不等。希望中标的人就通过这种支付退标费的形式,让其他参与报名的单位退出竞标,再以基本接近业主预算的价格中标。

“职业陪标人的存在,使得招投标市场上许多工程项目的报名单位达到100多家,前来参与投标的仅有3到7家。可实际上,真正的投标人只有一个,该工程不管评标结果如何,最后真正的中标者就是围标串标的组织者。”办案人员告诉笔者,涉案人员中有位从事桥梁工程的张某,每年参与竞标只有2到3次,但每次都会中标。在一次桥梁工程招投标中,他就以每家5000元的价格支付了100余家企业退标费共计50多万元。

在调查中,办案人员还得知一种靠“抓阄”来决定中标人的方法。“有一些利润比较高的工程建设项目,多家单位都想自己中标,他们就在竞标前先来场‘抓阄’,谁运气好谁就是中标人,使得县招投标中心完全成为摆设。”办案人员说。

一个预算价近6000万元的土建工程招标时,有3家企业想拿到该项目。在开标前,这3家企业老总聚在一起,以“抓阄”的方式决定哪家公司中标,中标的公司则付给另两家公司各20万元的陪标费用,再进入县招投标中心投标。

专项治理催生制度改革

在专项治理中,通过完善招投标市场交易机制,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从制度上堵住容易引发不正当行为的漏洞。

这一系列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案件所揭露出的行业乱象和监管缺失,引起了玉环县相关职能部门的深刻反思。从2012年8月开始,一场工程建设招投标领域的专项治理行动在当地全面展开。

在专项治理中,相关部门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完善招投标市场交易机制,实施网上远程评标,探索预算价第三方审价制度,深入推进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从制度上堵住容易引发不正当行为的漏洞,引导企业参与良性竞争,促进工程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

如今,走进玉环县招投标中心,原来人气很旺的报名窗口显得有些冷清——玉环的工程建设招投标取消了报名环节,实行电子标书,招标文件只要到网上下载,到竞标当天再进行资格审查。

据了解,该县目前有95%以上的项目采取这种资格后审入围的方式:在网上发布招投标公告的同时,提供不记名、不记点击量、免费下载的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日前,由投标人直接到交易中心投标,形成投标前无人知晓竞标人数的“背靠背”模式。

在以往的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代理单位和业主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招投标中心拿到报名名单,为操控竞标提供便利。“现在,投标前大家都不知道这次有哪些企业参加,增加了围标串标的难度。”该县招投标中心负责人苏维根说。

与此同时,从去年年底开始,来玉环参加招投标活动的投标人,还要多过一道“审查关”。该县招投标中心开发了业务评标辅助系统,每一份标书都要先经系统审查,看参与的企业是否有资质,是否存在挂靠行为等,一经发现,企业或代理机构就会面临上“黑名单”的风险。

“去年年底,系统查出来有两家公司的标书是在同一台电脑上制作的,这就存在资质挂靠的嫌疑,我们就取消了他们的竞标资格,并约谈整改。”苏维根介绍说,以前有不少人向别的企业借资质来参加竞标,现在行不通了,万一被查出来,企业就会上“黑名单”,三年不允许承接工程,违规成本太高了。

除了从制度上填补漏洞外,该县还进一步扩充专家力量,实施第三方审价制度。“以前,玉环当地的评标专家较少,且相互熟悉,很容易形成利益同盟。”苏维根说,在招投标的评标环节探索开展网上远程评标,把专家库范围扩大到台州市,并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定专家。同时,实施预算价第三方审价制度,凡政府类投资的重点项目经预算后,必须提交到第三方审价机构进行审价。

目前,玉环工程建设招投标市场以前那种“100∶3”的现象得到明显转变,报名企业数与投标企业数基本持平,中标价与业主预算价也出现了明显差价。

在该县不久前对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领域23家企业、78个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的一次调查中,没有发现一例资格挂靠行为。(凌奇 海峰 翟思德)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