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反腐倡廉

治理“车轮上的腐败”

2013年03月18日10:14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公车“私奔”,要曝光更要车改

浙江温州在实行公车市场化改革主要方案是“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车”,杜绝“补贴照领、公车照坐”。杭州车改的基本理念是“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由地方牵头成立官方的公车租赁中心,统筹管理。杭州市有关部门对车改前后的财务开支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年节约公务交通费用总计3442万元。

贾康委员表示,公车改革要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自身国情、市情出发,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改革框架,分步推进。

张育彪代表说,治理公车“私奔”,需要监督制度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推进公车市场化改革,这是治本之道。应根据国内的实际,总结和推广温州、杭州等地公车改革的经验。

随着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发展,群众监督渠道越来越多。如今,很多网民拿起手机“街拍公车,曝光腐败”,甚至在网络上专设了“公车私用曝光台”。

张育彪代表说,治理公车顽疾需要曝光更要惩治。目前,公车私用违规成本太低,真正将监督落到实处,还须对公车私用加大问责力度,起到震慑作用。

对于一些地方采取张贴公务用车标识的做法,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委员认为,公车标识容易被摘下,“公示”的方式不够彻底。她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公车配备统一、易识别的专属牌照,让百姓一眼就能识别,使每一辆公车都运行在阳光下、监督下。(本报记者 郭丽君 温 源 甄 澄)

链接国外公车管理制度

美国:公车接受卫星定位 违规使用或丢饭碗

《美国联邦管理条例》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各部首长可以使用公车上下班。副部级以下官员都是开自己的车上下班。经单位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驾驶公车往返于单位和公交站点之间,前提是该线路没有安全可靠的公交工具或政府通勤车;严禁公车私用,不得搭载亲朋好友,严禁捎带搭“顺风车”的行人。

联邦公车管理信息系统与定点加油站、修理厂联网,总务署可以实时获取车辆行驶里程、加油数量、维修项目、费用支出等信息,防止驾驶人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很多公车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以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避免不经济行驶,杜绝公车私用现象。《美国法典》规定,联邦官员违规使用或批准使用公车,将受到停职一个月直至开除的处罚。

俄罗斯:削减一半“特权车” 民间团体参与监督

2012年5月,普京签署总统令,将俄全境内的特权车从968辆减至569辆。

民间团体参与监督。最有代表性的“蓝桶协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拍到的“特权车”违章录像、交通事故真相、警察处理结果等。2011年,紧急情况部长谢尔盖·绍伊古曾因其一名司机滥用公车,受到惩处。

德国:公车私用自掏腰包 使用情况详细登记

德国对公务车使用规定比较严格,公车私用违规者要受到舆论谴责、罚款甚至可能丢掉“乌纱帽”。

根据德国公车配备使用条例,只有总统、总理、副总理及各部部长才可以配备专车。专车除了满足公务活动外,在德国境内的私人活动也可无偿使用,如因私事去国外,允许使用公车,但要个人承担所有费用,而且这些支出要报到财政部有关部门备案。公务员使用公车只能与公务有关,上下班不允许公车接送。

德国的每辆公车都要配备车辆行程记账簿,详细跟踪记载每次出车的实际起始时间、地点、里程表公里数,且要定期上报主管部门。从总理专车到一般公务员用车无一例外。 (记者 周华整理)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