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曲昌荣
2013年02月27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要花少还要吃好
自建“廉政菜园”,提供绿色产品,降低了成本
“要想留得住人,就得把公务灶建得有模有样。”在冯桥镇,镇委书记杨光磊坦言,以前这里也有小食堂,但厨师年龄偏大,只会下面条,吃的人很少。为打造一个高标准公务食堂,镇上购置了标准的餐桌、碗柜,安装了电视、空调、消毒柜等。
河南省纪委将完善硬件设施、优化就餐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焦作、濮阳、鹤壁、平顶山等市本着“节约实用、完善提升”的原则,对“公务灶”提出了统一的建设标准,确保每个“公务灶”都有专门的厨房和餐厅及必备的电器设备、就餐用具等,还须配备专业炊事员和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共投入资金8930.83万元,建成“公务灶”4100个。
既要花费少,还要吃得好,众乡镇各显神通,很多在办公驻地边边角角建起了“小菜园”。在商丘睢阳区坞墙镇政府办公楼旁,有两个扣着白色塑料布的大棚,里面种着生菜、菠菜等时新蔬菜,基本满足日常需要。镇党委书记谢信明告诉记者,他们还准备建沼气池,利用沼气烧火、照明、培积有机肥。
宋集镇的“廉政菜园”有半亩地,职工利用休息时间除草、施肥、灌溉,按不同季节种植了油菜、西红柿、茄子、辣萝卜、大白菜等10余个品种的蔬菜。菜园不仅保证一年四季提供无公害绿色产品,而且降低了招待成本。去年,这个“菜园”一年为全镇节约招待费用近万元。
将推广至省辖市
纪委要求公务灶单位务使接待费较上年缩减20%
“只有具体抓,抓具体,才能将公务灶支进各级党员干部的心中。”商丘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建民说。商丘对各级公务灶,不是笼统地提出“几菜一汤”,而是制定了统一的人均标准——乡镇25元,县(市)区35元,就是再大的领导也不能越线。在坞墙镇的公示上记者看到,省测绘公司14个人在坞墙镇测绘28天,吃公务灶总共花了5560元,平均每人每天消费14元。
商丘规定,来乡镇检查考核、调研指导、参观交流的人员,确需在乡镇就餐的,一律实行“三定”:一是定点用餐,一律安排在乡镇机关公务灶用餐;二是定额支出,每人每餐不准超过25元;三是定员陪同,一律实行对口接待,尽量减少陪餐人数。在商丘每个公务灶的外墙上,都贴着招待支出一览表,招待单位、人数、陪客人数、金额等各项内容清楚可见,而每张接待情况台账、派餐单也都填得清清楚楚,从主管领导到厨师的签名都清晰可见。
河南各地在具体措施上做文章。驻马店市分别制定了乡镇、县(区)、市直单位公务接待的早、中、晚餐标准,开封、焦作、许昌等市建立了食材采购、接待登记、定期公示等制度,促进了公务灶的阳光运行。
为了把好制度坚持下去,河南省纪委今年不仅要将公务灶推行到县区和省辖市,还定下“硬杠杠”:实行公务灶的单位务必达到2012年公务接待费用较上年缩减20%的目标。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纠正“四风”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