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是一个以林为主,工农牧渔为一体的国有大型森工企业,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资源与经济的双重危困、长达10余年的停滞不前,林区社会建设、职工生活严重欠账,柴河变成了走路难以下脚、面貌脏乱差的“破大家”。
近年来,柴河林业局转变干部思想,树立要想管理好社会首先就该管理好手中有权的官员思路,经济搞活发展,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59名党员干部被处分
1947年,伴随着三大战役的硝烟,柴河林业局诞生了。
剿匪英雄杨子荣、抗联名将周保中曾在此浴血奋战。一部小说《林海雪原》、一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让这片红色热土闻名遐迩。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柴河林业局经济发展形势陷入低迷,党员干部工作情绪低沉,职工群众工作劲头低落,吃老本、等靠要,穿新鞋、走老路,当年“北大荒”精气神荡然无存。吃喝风、玩耍风、不作为、乱作为现象严重伤害了职工群众的感情,党群干群关系曾一度紧张。
2007年到任的局长王敬先首先提出了“我当局长怎么办”思想解放大讨论、“提建议、献良策、促发展”、“找差距、查不足、看发展”活动持续展开。
《严明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十项规定》、《领导干部外出请销假制度规定》相继出台,治庸、治懒、治散“十二治”活动深入展开,柴林人旧貌换新颜。
王敬先对柴河林业局干部提出的“当干不干就是失职,能快不快就是失误,不干工作就是最大的渎职”已经成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的共识。
有情领导,无情管理。三年间,先后59名党员领导干部因违规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