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利刃”有“缺口”:非理性因素削弱网络反腐正能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位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坦言,网络举报的特点之一是传播面广,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但举报线索的真实性、可靠性并不能保证,举报者的身份也较难确定,并非“一查一个准”。
“一些举报存在夸大事实的情况,一些无中生有的错误信息则是对纪检监察力量的浪费,也是对当事人的伤害。”他说。
与此同时,网络举报中可能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也带来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影响。采访中,福建的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该省某乡村一位70多岁的普通村民在被一家媒体拍照时,赶紧把手腕上的手表往袖子里塞,理由竟是“害怕出名,担心被‘人肉’”。
“这些现象,其实都是网络反腐尚待规范的表现。”福建的一位纪委干部认为,目前看来,网络反腐是反腐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补充,“不排除一些网络举报行为存在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个人利益使然、打击报复等可能性”。
接受采访的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基层纪检监察人员均表示,网络举报只占全年办案线索的一小部分,大量线索还是来自信件、电话等举报途径,以及办案过程中发现的新线索。此外,网络上一些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怀疑,可能对被举报人“打草惊蛇”,反而对办案不利。
江苏一位纪委干部认为,腐败案件的查处是一个严肃过程。“网上曝出的一些案件是否违法需进一步调查,一直到最后判决才能定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