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
解决干部子女工作?
几名屯溪区的退休干部称,汪建设“办事讲义气”,只要他答应的事,必定会办好,办不好就会退钱,因此“不少人念他的好”。
汪建设1998年至2000年任休宁县委书记。有休宁的干部介绍,汪建设理论水平很强。很少见他开会念稿子,即便连说两个小时,也条理分明,逻辑清晰。
一名休宁的退休干部称,汪建设管干部有时像家长管孩子,甚至有些匪气。曾有一次开会有人迟到,汪让迟到者在座位上站着,一直到会议结束。
汪建设用人有自己的“路数”,据介绍,他曾在3年间,将2名事业编制工人,提拔为县局的局长。
在休宁官场上,流传着一个故事,称县委曾给各单位下发红头文件,其中援引了汪建设关于人才的一句话,“有才无德也可用”。文件下发第二日,强令收回。
在屯溪,黄明等几名退休干部称,汪在任期间,屯溪区行政部门编制超了一百多人。此说法未得到黄山市官方的证实。
屯溪的一些退休干部认为汪建设办了一些好事,在屯溪的口碑也还不错。原因之一,是他解决了很多干部子女的工作,“找到他,都会很痛快帮忙”。
【成长】
从农民到副县长
汪建设是黄山黟县马道村人,家中四个兄弟一个妹妹,汪建设排行老二。在村里人记忆里,汪建设很老实。
这些天,吴禾苗偶尔想起汪建设,不时感叹,一个穷巴巴的农村孩子,没啥背景,能当上个副厅级官员不容易。
吴禾苗与汪建设是初中同学,两人邻村。他们的同班同学还有汪秀霞。
吴禾苗记得,汪建设的父亲曾是黟县司法局干部,不过一家人在村里住。
汪建设读初中那会儿,在农村,温饱还是大问题。十几岁的孩子,放了学也要下地干活。汪建设和吴禾苗一样,放学回家拿起背篓,就会去打猪草。
初中毕业后,吴禾苗和汪建设的大哥相继当兵。汪建设和汪秀霞考上了高中。
后来,吴禾苗听朋友讲,汪建设高中毕业后一心想考大学,白天挖水渠挣工分,晚上点煤油灯复习。
点灯要挨骂。汪建设的父亲会说“费钱”。后来汪建设白天干活,晚上跑到黟县城里,和几名同学在汪秀霞家学习。汪秀霞的父亲在县里工作,家里有电灯。
对于这段往事,汪秀霞说,汪建设在务农期间做过“民兵营长”,还干过村副书记。“他做事深思熟虑,想做的事定能做好”。她称,结婚近30年,汪建设仍然是她最崇拜的人。
1978年,汪建设考取安徽大学哲学系。
1985年吴禾苗转业回乡,在县政府做了名司机。此时的汪建设,是县委书记的秘书。几年后,调任县城建局局长,再后来,出任副县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