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反腐倡廉

"互聯網+""天眼系統"……揭秘紀委“武鬆”有哪些科技傍身

2018年11月06日13: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與時俱進未有窮期。近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主動順應科技發展潮流,充分運用好信息化、現代化的科技手段,讓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最大增量,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成為監督利器,推動監督執紀執法更加精准有序、嚴密高效。

電子眼、GPS等工具的運用,提高了發現和處置“四風”問題的效率和精准度﹔大數據服務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讓“蠅貪”無處遁形﹔給問題線索上“戶口”,讓涉案財物“一個都不能少”……信息技術正日益成為發現線索的眼睛,成為規范審查調查的重要手段,助力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此,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為您盤點近兩年紀委“武鬆”們都有哪些科技傍身。

“互聯網+”助力作風建設:

二維碼、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在線舉報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相關監督舉報曝光專區截圖

今年中秋、國慶前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再次開通“監督舉報曝光專區”,緊盯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網友還可以掃描二維碼,通過手機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進行監督舉報。這是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加強監督的一個縮影。

進入“互聯網+”時代,紀檢監察信訪舉報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借勢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很多地方拓展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在線舉報功能,手機隨手拍,微信一鍵通,形成人人可監督、處處可信訪、時時可舉報的監督“天網”。從今年以來各地的信訪舉報數據來看,網絡舉報大幅增長,在舉報總量中佔較大比重。

例如去年以來,天津市積極構建市、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信訪舉報平台,充分運用“互聯網+”信息手段,為暢通群眾信訪舉報渠道助力。特別是注重加強新媒體運用,充分發揮新媒體受眾廣、傳播快等特點,積極拓寬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客戶端在線舉報功能,在顯著位置標明信、訪、網、電、微、端舉報渠道,形成人人可監督、處處可信訪、時時可舉報的監督“天網”。今年1至9月,天津市紀委監委通過網絡平台受理信訪舉報2622件次,同比增長106%,“互聯網+”的威力和效果不斷釋放出來。

“天眼”等信息共通系統查處公車私用等問題

除檢舉舉報外,借助科技手段,通過信息互通共享和數據對比分析,紀檢監察機關主動精准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每逢元旦、春節、五一等“四風”問題易發多發重要節點,紀檢監察機關借助公安交管部門“天眼”系統查處公車私用問題已成常態。今年五一、端午假期期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紀委監委督查組借助“天眼”系統,直接調出全縣機關單位350輛公車的行車軌跡,讓公車私用等“四風”問題更加無處藏身。

下一頁
(責編:李源、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