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履職盡責,是對黨員干部的基本要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雖已基本結束,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問責,決不能光說不做、避重就輕,溫嶺市為此不斷完善常態化追責機制,倒查責任、精准問責,使責任意識在廣大黨員干部心中扎根。
日前,溫嶺市工商局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受到黨紀處分,在當地引起不小震動。
此前,由於超標安排會議用餐、違規發放補貼等問題,一張“重磅罰單”送達溫嶺市工商局:有關人員退賠會議伙食費超標部分9600元、違規發放的補貼3.96萬元及油卡13.7萬元。同時,負有領導責任的局長和一名副局長分別被黨內警告。
事實上,像這樣針對違規亂紀行為的警鐘,已不是第一次在當地黨員干部身邊敲響了。
眼下在溫嶺,一項倒查問責機制正日益完善,提醒各級領導干部: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管好身邊的人,否則就很可能被“連坐”。
今年以來,溫嶺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問責107人,其中給予17人黨紀政紀處分,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人。
多管齊下,追責更精准
而今,對黨員干部問責已不鮮見。但在一些地方,問責“挂在牆上、講在嘴上”,無法真正落地。
如何破解這一現象?溫嶺市通過拓寬問責渠道,從黨委履行主體責任、部門辦理群眾投訴、完成中心工作質量、發案領域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事故防范等方面,主動收集和發現問題,做到精准發力,將問責進行到底。
城南鎮相關負責人沒想到,因為下屬在公款聚餐時打“擦邊球”,自己會被紀委嚴肅問責。
今年1月22日晚,時近農歷歲末。忙碌了一年,城南鎮大閭管理區組織機關干部在某海鮮樓聚餐,鎮部分領導干部應邀參加。一番觥籌交錯,花去酒水費、餐費、香煙款共計2.1萬元,而這筆消費被列入管理區工作經費開支。面對公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的行徑,溫嶺市紀委決不手軟:涉事的管理區黨委書記和主任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參加會餐人員退賠全部費用。
但事情還沒完。由於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不到位,城南鎮黨委被責令作深刻檢查,其中“第一責任人”——鎮黨委書記被市紀委誡勉談話,並在全市通報。
干部違紀要追責,工作不落實同樣要問責。
今年7月,溫嶺市聯華機械有限公司發生火災,過火面積近850平方米,造成直接損失26萬元。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紀檢監察部門仍迅速啟動倒查問責機制。經查,箬橫鎮工作人員王某平時負責聯系該企業,但走訪不夠深入,安全檢查不到位,對火災負有責任。隨后,王某被誡勉談話。
“相比過去,倒查問責不僅追究當事人責任,還要追究案發單位黨委主體責任及相關領導責任,使問責不流於形式。”溫嶺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陳建斌說。
在溫嶺,國土、工商、環保、行政執法等與群眾打交道較多的部門,每月要接受來自紀檢監察機關的抽查,重點是群眾投訴辦理情況。每到一個部門,檢查組人員會隨機抽取部分投訴件,實地暗訪辦理情況。由於工作不到位,溫嶺市環保部門就在暗訪中栽過跟斗。
大溪鎮有一家機械加工廠,偷偷將酸洗殘液排進河道,被當地群眾舉報。大溪環保中隊責令其整改並依法罰款5萬元,但事后沒有跟蹤督查。檢查組暗訪時發現,該加工廠仍存在偷排行為。於是,大溪環保中隊兩名執法人員被誡勉談話、單位績效考核分被減扣,溫嶺市環保局被市紀委要求盡快落實整改。
據統計,今年以來,溫嶺市紀檢監察組織共抽查環保部門的群眾投訴件3批、30件,“飛行”檢查被舉報企業現場32個,發現並整改問題25個。
創新手法,問責重實效
問責不是目的,關鍵要通過問責,助推發展、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
為此,溫嶺市紀委一改傳統的問責方式,在助推中心工作時實現從速問責,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時實現從實問責,在促進依法履職時實現從嚴問責。
如今在溫嶺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中,如果黨員干部有慢作為、不作為或亂作為,都逃不過紀委的監督。
今年6月,在拆除違法建筑時,某宗教場所沒有通過竣工驗收,卻順利拿到房產証,市紀委立刻啟動倒查問責機制。經核查,該市建工局一副局長違規出具証明,市房管處3名工作人員沒有嚴格審核把關,導致不符合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規定的房屋,順利辦理了房屋產權証。整個調查過程僅用時5天,相關責任人被行政警告處分或誡勉談話。
問責效果好不好,要看群眾滿意不滿意。圍繞群眾關注度高的民生領域,溫嶺市紀委盯牢行政執法、工程管理、惠農資金發放等腐敗行為易發多發領域,嚴格開展問責。
今年10月,石橋頭鎮的金妙雲被判刑的消息傳開后,當地群眾拍手稱快。金妙雲是該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原社救員,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冒領19名特困、低保、五保、孤兒補助對象的補助款,共計11.4萬余元。他在辦理社會救助有關事項中,還多次收受多名救助對象的香煙和土特產,還向救助對象親屬借款。金妙雲東窗事發,正是源於一次對救助款項不及時發放行為的問責。由於管理存在漏洞,該鎮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等相關負責人被約談,當地民政、財政部門被通報要求開展自查自糾、落實整改。
同時,溫嶺市紀委還從30個市級部門中,篩選出與群眾關系密切的60個關鍵崗位,開展“一對一”跟蹤督評,通過模擬辦事、陪同辦事、實地暗訪、電話回訪等方式,分組督查300余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55個。
在一次次倒查問責中,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為民理念更加堅定,守紀之弦始終緊繃。為民務實清廉,正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自覺行為。
形成合力,盡責不鬆勁
每一項工作的成效,在於持久深入的推動。當倒查問責成效不斷顯現時,溫嶺市紀委著手完善常態化責任追究機制,讓倒查不搞花架子、問責不走過場。
面對糧棉油作物政府補貼的誘惑,箬橫鎮田東村種糧大戶張某動了歪念,將自家23畝甘蔗地謊報成稻田,企圖領取政府糧油作物流轉耕地種植補貼。起初,事情的順利程度超過他想象:該村村委會副主任兼文書葉某在填寫証明表格時,未到現場實地查看,就在審核欄上簽字並加蓋村委會公章﹔駐村干部吳某到現場實地查看時,沒有仔細核實就簽字。很快,張某領到兩萬余元補貼。但最終,他的行徑被鎮紀委發現,給予葉某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吳某口頭效能告誡處理,扣除3個月考核獎。
倒查問責,還需聯動發力。溫嶺市、鎮(街道)兩級紀檢監察組織實時對接、有效聯動,編織起一張嚴密的倒查問責網絡。市紀委通過交辦、指導、督促等方式,讓鎮(街道)和部門紀檢監察組織主動作為,成為監督執紀問責的生力軍。
前段時間,溫嶺市紀委啟動涉村工程“十條禁令”落實情況專項檢查。新河鎮塘家洋村黨支部書記詹某,違規同意第三方變更該村道路工程公開投標中標結果,被鎮紀委處以黨內警告處分。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在溫嶺,一項“立項群眾點題、監察群眾參與、成效群眾評判”的點題監察活動,為當地群眾津津樂道。越來越多的普通群眾,成為問責監督者和評判員。
謝梅青是市環保協會的一名環保志願者。不過現在,她還有另一個身份——群眾監察員。“和紀檢監察人員一起行動,進村入企明察暗訪,給黨員干部‘挑刺’,有一種神聖的使命感。”謝梅青說。
今年7月,針對群眾保護環境的呼聲,溫嶺市紀委對全市禁養區范圍內的畜禽養殖場(戶)關停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太平街道岙底胡村村民潘某仍在禁養區內圈養生豬。經仔細調查,檢查組人員發現,問題出在街道辦事處防疫員林某身上。林某沒有認真按照市政府有關規定告知潘某,導致其養豬場沒有限期關停。最終,林某被書面效能告誡3個月。
今年以來,溫嶺市已邀請群眾代表、媒體記者共25人次,對企業投資項目用電審批、制鞋企業公平稅賦、污水違法排放執法管理等3個項目開展督查16次,發現並督促整改問題36個,對相關部門2名責任人予以問責。
溫嶺市紀委還與當地職能部門建立線索傳遞機制。各職能部門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將線索移交給市紀委,開展問責調查。前段時間,市紀委根據審計部門對年度財政涉農資金專項審計結果,倒查出1家企業騙取財政補助的行為,並對相關部門責任人開展問責調查。
專家觀點
中國紀檢監察學院科研部副主任胡揚:落實責任制,根本在於強化兩個責任,關鍵在於落實責任追究。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缺一不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責任追究辦法,對發生重大腐敗案件和嚴重違紀行為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實行“一案雙查”。要堅持公正、公開原則,把責任制的內容、任務、責任公開,使責任追究處於黨組織和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