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湖南張家界:立“標”建“制”新風來

2014年09月26日11:29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張家界: 立“標”建“制”新風來

張家界市針對“衙門”作風和“整酒風”、“走讀風”等頑疾,有的放矢抓整改,效果顯現。近日,在中央巡回督導組先后兩次所組織的群眾測評中,獲得“好”、“較好”達100%。在省裡組織的民意調查中,該市總評分位居全省第二。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市委書記楊光榮認為,教育實踐活動重在立出具體標准、流程,建立科學的監管制度,促使作風建設長效化、服務群眾制度化。

立標准,讓細節決定變化

走進張家界機關、鄉鎮,曾經飽受詬病的“衙門”作風,如今在群眾眼裡,已然有了可喜的變化。促其好轉的背后,必有“對症的良藥”。張家界的做法,就是於細微處見真情、從細微處立標准,把“曾經的冷漠、推諉”化為微笑和具體行動。

如今,在全市機關單位的每一張辦公桌上,最醒目的就是載明“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杯清茶、一個答復、一句再見”等具體服務標准的“公開承諾牌”。

針對上班開小差、公車私用等現象,市委提出推行新的干部去向牌、公車標識牌及監督熱線,方便群眾來監督。

以前的干部去向牌林林總總、標准不一,特別容易出現“去向與實際不符”的假象。新的干部去向牌,可謂“小變化藏著大學問”。事項改由辦公、開會、公出、稍等、請假等5項組成﹔時段由一天改為上午、下午標示﹔監督電話由本單位的改為上級紀檢監督部門的。

市委機關還率先在公車上張貼醒目的“公車標識牌”。這張標識牌,讓群眾成為“管住公車私用”的監督主體。

“一塊公開承諾牌、一塊干部去向牌、一塊公車標識牌,都隻有巴掌大,卻管著‘干部作風’這等大事。”在楊光榮的眼裡,3塊牌子雖小,分量卻很重。

建制度,靠規矩管住長遠

以前,在城鄉,遇紅白喜事,都會大操大辦來“整酒”,一個比一個闊氣。而最讓群眾頭痛的,是部分干部借著小孩升學、生日等機會,變著法子“整酒”斂財。一些村民也如法炮制,最荒唐的是連修個豬欄,竟也要“整酒”。

今年7月,慈利縣紀檢部門接到一名網友舉報,反映庄塌鄉計生辦主任楊某為兒子操辦“升學宴”,遂展開調查,經查實后,按相關制度對楊某予以免職。

“這在以前,頂多批評教育一下,或不了了之。”群眾這樣議論。不過,自從相關規章制度在全市推行后,社區、村委會也自發制定了相關《村規民約》。如今,城鄉同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過去,鄉鎮干部天天“跑通學”,群眾辦事經常應不了急。隨著監管制度的出台,鄉鎮干部“走讀風”得以遏制。“整酒風”、“走讀風”等“頑疾”剎住了,而制度的“勁風”卻非一陣子。

每個月,武陵源區領導都要下到聯系村或社區,定期、定點接訪群眾,為群眾解難題。“開始下村,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指責特別多。”部分區領導坦言,剛開始確實有畏難情緒,但按制度堅持一段時間后,情況變了:群眾以前牢騷多,現在是掌聲多、點贊多。市委常委班子也出台了《市委常委直接聯系群眾的實施辦法》。

立足制度化、長效化,張家界在強化整改“四風”問題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完善、訂立相關制度,目前已有26項制度相繼出台,其中,治理“四風”的有17項。(記者 尹超 向國生 通訊員 彭劍鋒)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