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挂斷縣仁安醫院院長的電話,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紀委副書記、縣監察局局長張順良緊接著撥通了縣人民醫院院長的電話:“你們調集了多少名醫生、就位了幾輛救護車?”
8月3日傍晚,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震后的第一個夜晚降臨。張順良帶領由縣紀委監察局、縣檢察院、縣審計局工作人員組成的紀律監督檢查組,正火速趕往魯甸“8·03”地震巧家縣災區包谷垴鄉的路上。
從縣城出發到災區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張順良不斷通過電話了解抗震救災工作開展情況,督促各部門各單位履職盡責。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聯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落實,電話打了近百通,最后就連移動電源的電量也消耗殆盡。情況令人欣慰:其時,交通運輸部門已出動15台挖掘機趕赴災區搶修道路,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已出動近50名醫生、10余台救護車前往救治傷員,公安、武警、消防、鄉鎮派出所已出動近100人參加搶險救災……
在巧家縣老店鎮衛生院督查醫生到崗情況、聯系疏通老店鎮徐家梁子被阻路段后,張順良一行又馬不停蹄趕到了包谷垴,此時已是8月4時凌晨1點。在實地了解參與救災人員、物資到位情況后,凌晨2點,他又召集人員研究部署監督檢查任務。凌晨4點,張順良參加了縣指揮部抗災救災工作部署會議。
會議結束時天剛蒙蒙亮,他敲響車窗玻璃,叫醒駕駛員:“小趙,把他們叫上,我們一起去看看物資到位情況。”
揉著惺忪的睡眼,小趙問: “局長,你昨晚沒睡啊?”
“年紀大了,多抽支煙就天亮了。”張順良說。很快,紀律監督檢查組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群眾吃的、喝的都到位沒?”在新坪村橋邊村民小組一排整齊的救災帳篷前,張順良向包谷垴鄉政府工作人員張發清了解救災物資的發放情況。據了解,該臨時安置點將負責解決該村龍塘、塘子、橋邊等三個村民小組共100多戶村民的吃住。在了解物資發放情況后,張順良要求,不能克扣、挪用、私分,要嚴格管理,一旦運到,必須及時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
回到包谷垴鄉政府駐地,已是8月4日傍晚,還來不及吃飯,張順良又收到指揮部手機短信通知:“晚上8點15分,到鄉會議室開會。”(王太義 吳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