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陸海鷹
身患肝硬化7年,身邊同事竟無一人知曉。他為何隱瞞病情?背后究竟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在病魔纏身之下,他何以選擇獨自默默承受,將一顆滾燙的心掏給父老鄉親?
他走后,鄉親們何以依依不舍,潸然淚下?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近千年前,宋代詩人李綱創作《病牛》一詩,借詠牛來言情述志﹔今天,牛開成這頭“孺子牛”,用他在為民路上風雨兼程的鏗鏘足跡,對這句詩作出最生動的詮釋。
為了心中難舍的牽挂,他隱瞞病情、負重而行。
在同事眼中,牛開成精力充沛、富有活力。隻有細心的同事發現,他吃東西很少、很慢,硬的食物很少碰。有時,他還會偷偷地吃藥,額頭上沁滿了汗珠。
誰都不曾想到,死神來得如此突然。
“腦溢血!”同事們說,這是牛開成去世時,他們的第一反應。當時,牛開成突然大吐血,腦袋、耳朵、鼻子……到處都是血。
但“腦溢血,怎會全身出血”?有人不解,撥通了牛開成去世前所在醫院急救中心的電話,電話隨即被轉至該醫院肝膽專科主治醫師林丹處。牛開成隱藏多年的秘密被揭開了。
“7年來,他一直忍受著肝硬化的折磨。”林丹說,她應患者要求沒有告訴任何人。
那麼,牛開成為何隱瞞病情?
“我聽他說得最多的幾個字是‘我放不下……’”林丹說,每次來檢查,牛開成都隻抽血,然后就匆匆從海口趕回儋州,檢查結果都由她電話告之。
“肝已有病變,要做更細致的檢查!”2013年8月5日,牛開成去檢查,林丹看著片子說。牛開成怔了一下,但還是回去了。
“你必須住院!”2013年9月28日,牛開成再次去檢查,檢查結果讓林丹發出強烈建議。但牛開成軟磨硬泡,帶著醫院開的10瓶針劑回到了儋州。
打完10瓶吊針,病情稍微緩解,牛開成又出現在田間地頭,又出現在農戶家裡。
“他是放心不下鄉親們吶!”除了林丹,還有一個人知道牛開成的病情,那就是他的妻子郭啟煥。
牛開成的家在儋州市那大鎮。牛開成病逝后,家裡的飯桌上一直擺著一隻小砂鍋。撫摸著砂鍋,郭啟煥淚如泉涌。
2013年10月12日一早,儋州市在那大鎮召開防台風會議,郭啟煥見到了來開會的丈夫:“你不是說去省醫院看病嗎?”“等台風過了再去吧!”牛開成回答道,並笑著說散會后回家吃午飯。
“小白昌、小紅麗、小秋刀……”郭啟煥直奔農貿市場,挑了七八種牛開成愛吃的海魚,要為牛開成熬一鍋魚湯。結婚22年,分居22年,對郭啟煥而言,與丈夫一起吃頓午飯也是難得的幸福時光。
然而,12點、12點半,郭啟煥左顧右盼,盼來的卻是丈夫的電話。電話那端,聲音急切:啟煥,我得馬上回鎮上布置防風工作……這鍋沒來得及喝的魚湯,成了郭啟煥為丈夫做的最后一頓飯,成了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2013年10月24日凌晨,牛開成因肝硬化導致胃和食道靜脈破裂出血離世,年僅46歲。
“每次換屆時,我都勸他向組織說明情況,爭取調到市裡工作,但他每次都不同意……”據郭啟煥講,牛開成之所以隱瞞病情,是不想受到特殊照顧,不想被調離鄉鎮工作崗位,因為他深愛著父老鄉親,放不下他們。“他常說,他是窮苦家庭出身,是黨教育培養了他。所以,他深切地感受到,人的價值在於為別人做些事,活著的意義是為人民活著。”
為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他不偷懶、不糊弄。
牛開成走了。追悼會上,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含淚為他送行,其哀其痛,其悲其壯,感天動地。
“這是舍了自己也要讓老百姓過好日子的人吶……”木棠鎮高棠村的幾位村民靜靜圍在牛開成的靈堂前,久久不願離去。他們舍不得他,一如12年前。
12年前的一天,他們跟隨村裡的大隊伍,來到木棠鎮政府要找管事的人。鎮干部以為來了“信訪件”,群眾們卻含著淚說:“我們是為一個人,你們調他走,要是提拔,我們同意﹔要不是,就把他留下,我們舍不得……”
群眾口中的這個人,正是牛開成,當時的木棠鎮副鎮長。高棠村是他的包點村。
村民們說,牛開成去包點前,高棠村窮,村民靠賣石頭為生,“肩膀晒破了皮,一車石頭賺不到50元”。是牛開成發動他們挖塘養蝦蟹,每天從早上6點干到深夜,一家一戶幫著干。
“蹚泥的長靴把他的腳和小腿都漚爛了,疼得他走路一瘸一拐,他卻依然堅持。”村民們說,3年后,高棠村人均年收入由不足千元達到3500元。
“來路短,去路長,願牛書記一路走好。”看著牛開成的遺像,雅星鎮鵝島村村民小組組長符小方的心碎了。鵝島村原本有條破敗不堪的進村路,修了20年沒修起來。如果不是牛開成,這條路可能至今依舊“天晴一把刀,下雨一把糟”。符小方清楚地記得,牛開成常常光著膀子,赤著雙腳,和施工隊一起挖沙。路通當天,他咧著干嘴唇,和鄉親們一起笑了……符小方說,牛開成把路修進了鄉親們心坎裡。
牛開成,就是這樣。為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不管是擔任木棠鎮副鎮長、中和鎮副鎮長、光村鎮副鎮長,還是雅星鎮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他都如老黃牛一般勤耕不輟。
在木棠鎮,他讓水利這一農業的命脈變得井井有條﹔在光村鎮,他讓貧瘠的土地生長出高經濟價值的雪茄煙葉﹔在雅星鎮,他讓吃喝拉撒全在10平方米瓦房的符阿婆母子住上了新房……
有人曾問牛開成,做好基層工作有啥訣竅?他撓撓頭,憨憨笑道:“真沒訣竅,隻有死理一條:不偷懶、不糊弄,把心掏給群眾。”
為做時代最忠誠的衛士,他敢於碰硬、清正廉潔。
“農民的幸福不只是有錢花、有房住,還要有利益保護人!” 2011年9月,牛開成就任雅星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上任后,他這樣定位自己新的使命。
上任后第二個月,牛開成接到一封雅星老村村民舉報村干部符厚鼎貪污集體資金的信。翻開信的第一眼,他的眼圈便紅了——信上51枚紅色手印亮閃閃,猶如群眾泣血的心。他二話沒說,進了村。
符厚鼎不是黨員,聽說紀委來查案,有恃無恐:“政府不能處理我,紀委處理不了我,我公安局有人,誰拿我都沒辦法!”
畢竟是血氣方剛的漢子,牛開成也急,氣得直跺腳:“這種人一定要打擊,打擊可以震懾一大片!”然而,畢竟不屬於紀委查案范圍,他便四處奔走,去公安局,去檢察院,多方協調,成功將案件轉至司法程序。2012年10月,符厚鼎因挪用集體資金18.2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宣判當天下午,雅星老村村民代表符領環、符其助捧著感謝信來鎮上找牛開成。遺憾的是,牛開成去飛巴村辦事去了。
那一天早上8點,飛巴村村民符福耀撥通了整治“庸懶散奢貪”舉報電話:“我家的33棵橡膠樹被八一供電所架線時攔腰砍斷,損失近萬元,大半年了沒人管。”
案子被迅速轉到牛開成手裡。他上午查看被毀的橡膠林,中午約符福耀談話,下午就去了供電所,當晚便把供電所欲賠償7900元的協議交到了符福耀手中。符福耀沒敢信,大半年的委屈事,牛開成1天解決了。
看著牛開成忙碌的身影,妻子曾經逗他:“你是不是要做時代最忠誠的衛士?”
“是啊。”牛開成答道。據妻子回憶,說這兩個字時,牛開成笑得是那麼開心。
牛開成做到了。在任雅星鎮紀委書記短短2年時間裡,他共辦理積案16件,件件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同時,他還立足當地農村權力集中於村民小組的實際,將村務公開延伸到組務公開,讓村民小組的每筆收支情況都“晒”出來,有效遏制了村干部的經濟腐敗問題。
只是,還有遺憾,還有愧疚,對這個家,對親人們。
當大學畢業的弟弟求牛開成在鎮上為自己謀一份保安的差事時,他卻隻能冷冰冰回答:“男人得有養活自己的本事,我的權力隻為老百姓服務。”
當兒子牛立峰中考,上了海南最好中學的分數線時,家裡卻拿不出錢來……
牛開成走了,帶著他那個深藏於心的秘密。當我們努力探求事實的真相時,最終發現的,是一座精神的高峰。
鏈接@記者手記:
愛,因血肉相連
記者 張磊
愛,是人間一切美好的源泉。
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愈發堅信,在一個人執著的追求中,必蘊含著一種深沉的愛。對牛開成而言,這份愛是他一生與群眾血肉相連的根。
牛開成小時候家裡窮,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靠著辛勤的雙手,含辛茹苦地將8個孩子撫養成人。
從父母身上,牛開成看到了勞動人民金子般的心。為貧困群眾做事的信念,自小在心裡扎了根。
於是,當上干部后,牛開成便一頭扎進了為人民干事的浪潮中,“不偷懶,不糊弄,把心掏給群眾”。
村民們窮,他便幫他們想謀生的路子,發動他們搞水產養殖、種雪茄煙葉。
村民們苦,他便帶領他們修公路、建公廁。
民心不齊,他便挨家“串門”,拉家常,解心疑,凝聚民心和力量。
民利受損,他便沖鋒在前,無所畏懼,打擊邪惡,維護民利。
即便身患沉疴,又何妨!牛開成隱藏起心中最沉重的秘密,執著地為生命插上翅膀,讓患病的身軀倔強起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愛,對牛開成而言,深入骨髓﹔對他為之服務的群眾而言,又何嘗不是!
牛開成走了,但群眾沒有忘記他。追悼會上,鄉親們從十裡八鄉含淚而至,送他們心中的好書記最后一程。即便是素昧平生的人,也為牛開成的為民大愛所深深感動。
吉林財經大學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辦公室主任張建華在得知牛開成事跡后,了解到牛開成的兒子牛立峰在長春讀書,便給牛開成妻子去信,表示“我的家也是立峰的家”,並多次請牛立峰到家中做客。
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方為血肉相連。因為這種愛,牛開成職位不高,卻值得很多人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