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將懲治腐敗進行到底——訪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

2014年01月17日08:3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將懲治腐敗進行到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三次全會上的講話,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總結,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又深刻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體現了黨中央反腐倡廉的勇氣與決心。”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教授說。

馬懷德是在16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作上述表示的,他說,講話傳遞了反腐倡廉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舉措、新要求,相信今后黨中央反腐敗的力度更大、范圍更廣、效果更好。

抓作風建設,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

抓作風建設,首先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牢記黨對干部的要求。

馬懷德表示,講話對於抓作風建設的論述,多次提到“公”字。如,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等,這是黨中央對黨員領導干部的勸說、告誡,“這種提法富有新意,清楚嚴格,領導干部必須時刻牢記,不容許有絲毫懈怠”。

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此,馬懷德說,過去一年中央紀委對參與的125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調整,取消或不再參與各類議事協調機構111個,聚焦中心任務,理清職責抓主業,攥緊拳頭打出去,並通過完善包括巡視制度及權力運行制度等相關制度,形成了反腐敗的高壓態勢。

馬懷德表示,講話還強調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對於苗頭性的問題要及時制止,做到“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不能養癰遺患”。

延續改革思路,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深化改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改革黨的紀律檢查機制,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

馬懷德認為,對於改革黨的紀律檢查機制等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及《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也有論述,講話是對上述文件改革思路的一種延續。

他說,改革黨的紀律檢查機制,重點在於保証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由於過去體制所限,紀委權力缺乏有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對同級黨委“一把手”難以有效監督,“這次講話強調保証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可以有效解決對‘一把手’的監督難題”。

如何改革?馬懷德表示,重點是按照《決定》要求,推動黨的紀律檢查工作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比如具體化,就是發現案件線索,應該以向上級紀委報告為主,即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向上級紀委報告﹔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任命,以上級紀委為主,由上級紀委同組織部提名考察。

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加強紀律剛性約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

馬懷德說,講話明確提出了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承擔主體責任,即黨委“一把手”有責任和義務向前推進本單位、本系統廉政工作,出問題要承擔責任,嚴格問責,嚴格追究主體責任。紀委的責任是監督,黨委不能把黨風廉政建設的職責全部推給紀委。

“講話強調要加強黨的組織紀律性,這種紀律的剛性與制度的剛性運行是一致的。”馬懷德說,黨組織有了嚴肅的紀律,才能產生戰斗力、凝聚力,才能發動、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克服各種困難,應對各種挑戰。

馬懷德表示,我國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廣大黨員干部不能把紀律作為一個軟約束或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而要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自覺做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記者 王昊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