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抓制度建設 抓督查整改 抓評議監督

天津紅橋狠抓作風建設不放鬆

2014年01月07日14:0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紅橋狠抓作風建設不放鬆

去年以來,天津市紅橋區紀委、監察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作風效能深化年”活動為載體,打出作風建設“組合拳”,動真碰硬、重拳出擊,倒逼干部作風轉變、效能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
  
  抓制度嚴紀律,劃出作風紀律“警戒線”。一是圍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出台實施細則。制定出台《關於落實中央和市委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的實施細則》,對調查研究、出行安排、會議文件、新聞報道、監督檢查等5個方面作出詳細規定。二是圍繞正風肅紀要求嚴明紀律規定。先后出台《關於中秋國慶節期間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糾正“四風”問題的通知》、《關於嚴格執紀監督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賬戶清理等規定要求,嚴明節日紀律,嚴密開展監督檢查。三是圍繞治理“庸懶散奢”嚴肅工作紀律。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作風紀律建設的意見》,重點治理“庸懶散奢”等作風紀律問題。同時,嚴明《黨政機關干部作風紀律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上網行為規范》等四項制度。組織對22個黨政機關、國有企業進行專項檢查,對42家銀行、商場、飯店、娛樂場所進行暗訪檢查,查實5個違規問題,並及時進行查處和追責。
  
  抓督查嚴整改,架設作風效能“高壓線”。一是常態化明察暗訪“提神”。堅持定期督查與暗訪檢查相結合、定點抽查與層級巡查相結合、內部糾查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組織對全區76個單位及其科所站隊作風效能情況開展明察暗訪。二是系統化作風考評“提質”。將工作目標任務、依法行政和政務公開、工作效能、工作作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5項指標,細化為12個子項和43項評價標准,建立作風效能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三是針對性效能監察“提速”。按照“責任制、路線圖、時間表”,幫助工作滯后、項目推進乏力的單位查找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見,督促限期整改,確保中央和市、區重大決策部署按期推進、落實到位。
  
  抓評議嚴監督,布設政風行風“監督哨”。一是突出政民互動。召開街道質詢評議、政風行風建設“面對面”座談會,先后組織2000多名居民代表對195個單位進行評議質詢,組織12個單位現場向企業群眾代表征求意見建議、公布監督電話,現場解決問題51個。二是突出社會監督。組織32名糾風志願者深入64個部門單位,開展“走機關看政風,走企業觀行風,走大廳提建議,進部門行監督”活動﹔每季度對37個政風行風監督崗實施電話詢訪,每月在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開展服務對象問卷測評活動,收集作風效能問題和意見建議。三是突出雙向服務。搭建政民、政企雙向服務平台,督促部門行業在服務中轉作風、提效能、樹形象。各部門行業根據企業群眾的意見建議,改進工作方式、提升服務質量,2013年全區政風行風綜合滿意度達到94.23%,比2012年上升了2.31個百分點。
  
  抓機制嚴獎懲,樹立黨風政風“風向標”。一是建立約談問責機制。建立健全作風紀律問題約談查處問責機制。通過公開授權,區紀委、監察局代表區委書記對作風紀律建設問題責任單位開展約談,明確規定對全年約談達三次以上的責任單位主要領導進行崗位調整。二是建立獎優懲劣機制。將作風紀律建設與干部提拔任用、評優評先以及單位部門績效考核挂鉤。組織對2013年評選出的21個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和9名作風效能建設先進個人進行表彰,對存在作風建設問題的單位進行點名批評。三是建立宣傳引導機制。通過在區有線電視台開辟“轉作風、提效能”新聞專題欄目、開設清風網作風效能專欄、制發作風效能深化年活動專刊等形式,加強對各單位作風建設情況的宣傳報道。(馬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