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不是一陣風!”“往后看再說!” 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陸續進入收尾階段,“收官”如何?群眾在看。
“確保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務求實效。”公務用車問題專項治理,是省委確定的第一批8個方面的整改內容之一,也是開展“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方案中的重點整治內容之一。近日,本報記者在全省各地明察暗訪公車整治效果。
下班、周末時段公車都“趴窩”在單位
12月15日,星期日,記者先后走進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行政中心的兩個值班室。“張師傅,公務用車下班后都在車庫嗎?”“都在,除非發生災害和處置突發事件。”張師傅帶著記者查看地下車庫和大樓前的3個停車場,點數著一輛輛轎車和越野車,極為認真地說:“公車私用,最近哪個還敢!不記得幾個月前了嗎?某干部駕公車到大理旅游,搞成了反面典型,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別看這標識小,還真解決了公車私用的老大難問題,既方便了社會大眾的監督,又能約束公車私用行為。”作為一名老駕駛員,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委辦公室車班隊長孟成林感受頗深。自今年8月下發《關於對公務用車實行標識管理的通知》以來,德宏州687個單位的2392輛公務車輛統一貼上公務用車標識。
州市機關如此,省直機關部門呢?“公車私用現象基本上沒有了,下班后、周末都必須停到指定車位,周末局裡臨時有事情,駕駛員還得坐公交、打的過來開車。”記者採訪了公車治理成效突出的省統計局車隊駕駛員王曉春。他說,按局裡規定,所有公務車都貼上了公車標識,加油卡也統一管理,一張卡對一個車牌號,隻能給一輛車加油,每個月加油站還向車隊反饋每張卡的加油信息,減少了浪費。“有幾次碰到局裡領導駕駛私家車上下班。”該局普通職工劉建雲告訴記者,公車整治以來,公車標識給了群眾一個監督渠道,領導帶頭,公車私用現象沒有了。據省統計局初步統計,由於標本兼治強化公務車輛購置、管理監督,今年1月至今,該局車輛購置運行費用較去年同期減少9.71萬元。
學校、飯店、娛樂場所公車“銷聲匿跡”
18日17時左右,曲靖市麒麟區小學大門口。“來接孩子的車倒是多,但分不出公車、私車,以前還有警車接送,現在都看不到了。”一位接孩子的老大爺告訴記者。正在校門口維持交通秩序的交警張衛平說:“過去公務車來接送孩子的倒是多,現在市區兩級公務車都貼有公務用車標識牌,上面有舉報電話,特別是像警車這樣標識明顯的公車是見不到了。”
昨晚,記者在昆明市西山區興苑路上看到,盡管這裡有多家KTV娛樂場所,但門口隻停了四五輛小轎車,從車輛型號、號牌和內裝飾看,這幾輛車都不像公車。守車的KTV保安小楊告訴記者:“最近生意比較清淡,來KTV唱歌的人很少,公司請的代駕司機因為沒事可干都回家了。”
滇池路西貢碼頭一帶,曾幾何時,飯點時刻,豪車雲集,如今這裡門庭冷落車馬稀,盡管是午飯時間,偌大的停車場上空空如也。
警車開道和需要交通警戒及管制的情形很少了
“好多啦!好多啦!公車私用的情況看不見了,公車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也很少見了。”昆明市環城西路與西壩路交叉路口的交通協警老王說,以前,不時看到路上行駛著一些車輛牌照明顯的公車,“上面坐滿了男女老少,公車私用的嫌疑很大”,一些特殊牌照的車輛違反交通信號、擠佔公交車道和非機動車道等違規現象也經常發生。
在昆明市茭菱路與海源中路交叉路口執勤的一位姓王的協警告訴記者,就他所在的路段,現在領導活動、重要接待等警車開道和需要交通警戒及管制的情形也很少了。以前不時會接到交通管制的任務,不僅增加了交警部門的工作任務,還影響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如今,除了110、消防等特殊車輛在執行任務時閃爍警燈可以享受‘特權’,其他車輛都得規規矩矩遵守交規。”這位協警說:“如今,警察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再加上遍布街頭的電子監控設備,不管是公車還是私車,大家都不敢以身試法了。”
嚴規章暢渠道,強化監督管理
建章立制不能徒有其表,虛文應付。截至11月底,全省共查處公務用車違規問題106起,處理118人,其中縣處級干部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3人。
麒麟區紀委監察局對違反公車私用管理規定的責任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自開展公車治理以來,共組織督查243次,通報了48個單位,問責了69名干部。
紅河州走的是清理和規范並重兩條路。重拳懲治了幾起濫用公車的行為,對18個發現問題單位的領導進行約談、組織處理和督促整改后,對28輛改非(非領導職務)配備和車隨人走使用的公務車作了清理,收回76副違規外借、套用警用和公安專段的號牌,對雲G99XXX專段號牌進行核定縮減,制定出台了《紅河州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實施辦法》。
“自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后,我注意了一下小區裡公車停車過夜的情況,確實比以前少了。”昆明市金玉緣小區退休干部趙振國表示,希望不只是“曇花一現”,要用制度管人、管車,讓有些人徹底死了享受公車特權、公車私用的心。
為整治公車私用,有效管理公務用車,很多地方開始試行“以補代車”、“買改為租”等做法。對此,昆明市民趙先生有著自己的看法,“真正推行‘車改’,關鍵要把握‘適度’二字,對於‘以補代車’來說,如果不嚴格規范規章制度和補助標准,很有可能就讓取消配車成為變相發放津補貼的‘幌子’,搞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假把式。”
“除了‘雙A9’、‘雲O’等好識別的車牌,好多跑在路上的公車我們都分辨不出來,更別說監督了。”昆明市民袁先生建議,讓所有公車都像出租車那樣穿上統一的“外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公車,方便監督。(記者 左超 陳曉波 李翕堅 張瀟予 孫偉 馬玉龍 晉立紅 劉祥元 通訊員 李艷 採寫)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