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官員迷信:他們為何把持不住自己

2013年10月13日10:14   來源:半月談

原標題:官員迷信:他們為何把持不住自己

近期,隨著一些落馬官員的工作、生活細節曝光,官員迷信問題受到輿論廣泛關注。在一些宣揚迷信的“大師”背后總能牽出幾個問題官員,部分官員迷信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官員迷信通常是為了升官發財、消弭災禍、做了虧心事不想受“報應”。破除官員迷信需對症下藥,關注其精神層面的憂患和恐懼,並用高尚的理想信念來澆灌心靈。

官員迷信往往導致腐敗

當前,迷信思想在一些官員干部身上有回潮、滋生和蔓延的跡象。中國科協早前發布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有2%以上的官員心存迷信思想。國家行政學院主持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17個省市單位和副省級城市的900名縣處級官員中,“很相信”、“有些相信”和“相信”風水迷信的比例達到21%左右。

無論是官員還是老百姓,其迷信思想中通常認為“求仙求神”與“升官發財保平安”之間有必然聯系。這有個體成長的因素,也有社會群體性的盲從。

“有些領導干部,從小家庭教育中就受到迷信成分的影響,當官后又沒有很好地進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改造,便會做出些疑神疑鬼的事情。”在政府機關工作了30多年的徐先生舉出了一些官員迷信的例子,如樓層不設4、13、14層,辦公室裡燒香、擺“卦陣”,遇事到廟裡求簽測凶吉等。

反對官員迷信,主要是為了警惕官員因為迷信而出現的瀆職或腐敗。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顧駿說,當官員與那些迷信的社會人士交往過密,自身定力不足,難免會受到影響,出現些神叨叨的言論。更嚴重者,因為“志趣相投”而出讓權力,被“牽著鼻子走”,容易導致腐敗滋生。

勞民傷財,辟邪擋災

官員職務行為被迷信思想左右,會對社會公序良俗和百姓利益造成損害。由於官員掌握著國家權力,迷信會從個人行為擴大到動用行政力量,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群眾怨聲載道。

一種是“花公家的錢,請自家的神”。一些官員上任前,會先重金聘請“風水大師”佔卜算卦,把辦公大樓“保護”得嚴嚴實實——正門口獅子、麒麟構筑雙道防線,進門大廳“轉運風水球”迎面扑來,屋頂蓋棺寓意“升官發財”,后院巨石壓陣辟邪。有些領導干部辦公室裡,還要購置一些“法寶秘器”。

另一種是“花公家的錢,保自己的官”。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說,一些地方官員,把自己思想中的風水迷信,用城市規劃的名頭替代,套上了政府公職行為的外衣。

如江蘇宿遷“駱馬湖”因官員怕諧音招致“落馬”而陷入改名風波﹔河北高邑縣新城大街為避免沖撞政府風水而被“戰斗機花園”隔斷﹔四川通江縣耗資百萬元建“隻能看不能走”的橋,以修補縣城“龍脈”……

上海市心理學會副會長孫時進說,隻要是真正身心健全、問心無愧的人,並不會過多求助神秘力量。除不去官員心中的“鬼”,就無法去除官員迷信的根源。

破除迷信官員群體的精神憂患和恐懼

專家認為,從深層次看,官員迷信不僅反映了當前主流價值體系的滑坡,也折射出整個中國社會轉型的復雜思潮。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包括一些官員在內的社會精英階層,對個人命運及周遭環境發展沒有把握甚至充滿恐懼,希望能得到某種神秘力量的裨益。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說,當人們的社會身份與自我定位出現混亂時,價值觀就會不穩固,行為綱常隨之紊亂。“我們現在的公共文化充斥著什麼?靚女帥哥、豪宅名車,全是‘有錢有權就是成功’的唯一標准。”普通老百姓會迷失,官員也一樣。官場壓力在迷信中得到釋放,迷信思想猶如“精神鴉片”使人越陷越深。

顧駿認為,當人們缺乏實現“成功”的確定性時,便會借助迷信保佑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命運,才會想要向神明祈求。現在太多的人,沒有堅持真理和正義的底氣。”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潘維坦言,處於轉型期的現代社會,個人顯得非常無助和脆弱,科學、理性的信念喪失了根基。“因為科學知識無助於克服個人的恐懼,也難以解決個人面臨的重大社會挑戰。”當社會賴以進步的科學精神被打入“冷宮”時,各種迷信、妖道、巫術就會流行開來。

潘維等專家認為,官員迷信不是一個割裂的群體問題,而應該從社會層面破解迷信的基因,加大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力度,用主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佔領精神陣地,重建社會的信仰和信心,讓迷信無藏身之地。

作為官員,更應以身作則,主動引導傳播積極進取的核心價值觀。潘維說:“如果他們迷信,就會用迷信來處理其他的社會關系,甚至導致整個社會都把持不住自己。”(記者 俞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