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9日15:24
張曉勛
因工作緣故,我常被邀請到一些單位給黨員上廉政黨課。如何使廉政黨課入腦、入心、入神,著實傷人腦筋。一次看電視劇,其中一句關於“我”字的對白深深地啟發了我,由此激發了我從“我”字入手剖析,探究其蘊含的廉政道理,講一堂廉政黨課。
講課一開始,我便在PPT中放出了一個大大的字——我。“請問有誰不認識這個字?”當我問出這個問題時,台下發出竊竊的笑聲。
這個小小的互動一下子便抓住了台下聽者的心。
“同志們,不要笑,不是所有人都能正確認識這個字。今天我們就通過對‘我’字進行解剖,看看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我’到底應該追求什麼。”我為大家拋出了當天的黨課主題。
把“我”字去頭,變成“找”,就是說如果黨員領導干部管不好自己,探出腦袋找權、找利、找色、找不該找的東西,那麼探出的頭就可能找不回了。“我”字失去平衡,就變成了“手”和“戈”,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權力失控,伸出手拿了不該拿的、收了不該收的,最后等待他的隻有“戈”。行為如同字,如若一個人無自控能力,就如“我”字一橫縮短一點,再少一提,變成“伐”,等待他的就是黨紀、政紀、法紀的處罰﹔如果再少一撇變成“代”,意味著需要他付出的是政治、家庭、自由,甚至生命的沉重代價。
“我”字除去一切繁瑣,變成一撇一捺最簡單的“人”。這意味著,再以自我為中心、再追求功名利祿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最簡單的人,位高權重、洋房豪車、妻貴子榮等都是浮雲。而當你把人做好,一點一滴充實自己,修煉品德、勤懇工作、廉潔做官,那才能構成一個不歪不斜不倒的“我”。
仰而思,人生的成本核算並不復雜,戒浮躁之氣、浮夸之風、浮華之累,看淡權力,慎對利益,勤對工作,掙有數的錢,過有底線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在嶄新的思想中活出尊嚴,在成熟的渴望中活出燦爛,在不懈的奮斗中活出精彩,才是真正的“我”的價值。
黨課結束,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我感覺到了他們發自內心的共鳴。這也讓我明白了宣教工作必須用心去了解人的行為動機,用情去提高人的認知層次,用真去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不講大話講小話,不講空話講實話,不講套話講真話。不僅要對得和失、正和反、實和虛的關系層層剖析,還要通過啟發、互動、引導式的教育方法,讓聽者產生共鳴,使他們自覺保持陽光心態,塑造健康心理,領悟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意義。
(作者單位:重慶市紀委、監察局)
(來源:中國廉政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