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提高思想認識。在學習、反思的基礎上,明確“四風”形成的思想根源、具體表現,認清“四風”帶來的社會影響,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信守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確立群眾觀點、群眾感情,崇尚奮斗進取、艱苦朴素。如此,“四風”問題的解決、腐敗勢頭的遏制就有了思想基礎。
其次,要提升制度的科學性、權威性。解決“四風”問題離不開制度安排,制度是作風建設的重要保障,制度發揮作用的基礎在於它的科學性、權威性。為此,制度設計要針對問題、解決問題,直指“四風”的要害﹔制度之間要互相銜接,形成嚴密的制度體系,相近的制度應整合,不合理的、過時的制度應廢除,不能因制度之間的相互矛盾和沖突導致制度失效。同時,制度一經制定,就要嚴格執行,以維護制度的權威性。違反制度規定的行為,是對制度權威的公然蔑視和挑戰,是對制度最大的傷害,一旦發生絕不能輕易放過。為此,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並將監督檢查情況借助媒體及其他方式及時披露﹔若違反制度規定,不論是誰,都要按制度規定及時懲處,不能有例外。
再次,要破除各種“潛規則”。當前作風建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各種“潛規則”對制度的沖擊、消解,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潛規則”是制度的暗流,與制度並行不悖,表面上對制度不構成沖擊,實際上制度的內核、精神早已被吞噬、掏空,使制度失效,“潛規則”卻大行其道。一般來說,“潛規則”往往是在“小圈子”中盛行,是“小圈子”成員必須遵守的“規定”和“制度”。因此,破除各種“潛規則”,必須首先破除各種“小圈子”,鏟除“潛規則”生存的土壤。
最后,要持之以恆。自“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作風建設方面出現了正向變化,贏得了黨內外的積極評價。大家擔心和憂慮的是,這種局面能維護多久、能否進行到底?作風問題的形成,有其社會環境﹔作風問題的好轉,需要營造社會氛圍。而社會環境的改變、社會氛圍的形成需要時間,並非一日之功。因此,作風建設貴在持之以恆、難在持之以恆。目前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走出“運動式”的怪圈,不要成為一陣風,而要使各種制度規定成為黨員干部的生活方式、工作習慣,成為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作者系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