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萬科研費炒期貨 北航主任判10年
被控挪用公款罪和貪污罪﹔檢察官表示,高校腐敗暴露科研經費監管缺失
為炒黃金和買期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下簡稱數學學院)黨政辦公室原主任孟江濤,被控貪污27萬、挪用237萬科研項目經費,近日終審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地處北京高校集中區的海澱檢察院統計,2003年至今共立案偵查科研經費領域職務犯罪17件21人,這些案件暴露了諸多科研經費使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掌握大筆科研經費的教授群體,有可能成為新的腐敗高發人群。”海澱檢察院人士坦言。
報銷單上的“假簽名”
2011年10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又迎來一個新學期。
數學學院行政秘書兼會計丁某,核對暑假報銷單發現,學院黨政辦公室主任孟江濤經辦的幾筆經費報銷單異常,“領導簽名的筆跡與往常不同。”
丁某找到院長反映此事。據院長的証言,報銷單上的簽字不是他本人簽寫。
按照財務制度規定,進入預算范圍內的經費才能支出,每一筆經費最終都要經過院長本人簽字才能報銷。
異常的報銷單上,除了有院長簽名,有的還有副校長的簽名。
這名副校長得知此事后,查了一下自己的課題經費,發現原本100多萬元的經費隻剩下4000多元。
模仿領導簽字冒領經費
“感覺到事態很嚴重。”數學學院院長稱,經過質問孟江濤,他承認偽造簽名報銷,總金額達200多萬元。
“出事后,孟的家人拿出全部積蓄並賣了房子,為他退賠贓款。”知情人說,孟江濤被取保候審后,家人以為判幾年就出來了,沒想到檢察院越查越多,最后指控了貪污、挪用兩個罪名。
據指控,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間,被告人孟江濤採取偽造領導簽字、虛開會議通知、虛構會議支出和辦公用品支出等手段,先后多次挪用項目經費共計237萬余元,用於個人買賣期貨、黃金等經營活動。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間,被告人孟江濤採取同樣辦法,先后多次虛報冒領項目經費共計27萬余元。
之后他通過一家公司的銷售員幫忙換現,銷售員扣除6%的手續費后,再把錢打到他的工行賬戶。
曾通過學生騙領助學金
在虛報冒領27萬元中,他則是通過在報銷單、勞務費列表、學生助學金等列表單上,偽造領導簽字,偽造領用人簽字等方式,再到學校財務虛假報銷、虛假冒領勞務費和學生助學金。
這期間,他模仿了副校長、院長和兩位教授的簽名。他還曾等學校財務把5000塊學生助學金打到學生卡后,讓7名學生把錢取出后拿給自己。這7名學生當時都蒙在鼓裡,以為是學校為避稅找他們幫個忙。
孟江濤說,在挪用和虛報冒領涉案錢款之初,只是想臨時借用,用來炒期貨,由於虧損,一直沒能補上。在近一年的時間內,他將這些錢用於炒黃金和外匯期貨。
2011年9月,孟江濤負責管理的經費卡(存放科研經費等)上的錢已所剩無幾,他當時已經比較擔心。同年10月底,學院發現賬目問題,孟江濤覺得瞞不住了,主動承認全部經過。
■ 分析
經費管理漏洞成腐敗溫床
法院認為,鑒於孟江濤犯罪后自動投案,且積極退賠了涉案全部贓款,具有悔罪表現。故對其挪用公款罪依法從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6年﹔對其所犯貪污罪依法減輕處罰,判處有期徒刑6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0年。
海澱區是北京高校分布較為集中的地區,海澱檢察院每年都會辦理一定數量的高校科研經費腐敗案件。該檢察院的有關統計材料顯示,2003年至今共立案偵查科研經費領域職務犯罪17件21人,發現貪污、挪用類犯罪較為集中,犯罪分子利用科研經費監管漏洞大肆作案,不乏高級知識分子等,已成為該領域職務犯罪的主要特征。
常年查辦高校科研經費案件的檢察官表示,高校科研腐敗問題時有發生,有科研主管單位沒有負起管理職責的原因,也有科研人員個人職業操守的原因,更深層的原因還是科研項目管理體制不夠科學,“如不盡快採取措施,掌握大筆科研經費的教授群體,有可能成為新的腐敗高發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