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風作案:是僥幸心理還是積重難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接受採訪的專家們表示,在落實八項規定過程中,頂風違紀行為的不斷曝出,也表明改作風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到底是心存僥幸,還是官場陋習難改?”一些基層干部群眾質疑。
“這些違規現象一再發生,說明一些干部的不良作風積重難返。”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群等告訴記者,這些干部的認識、觀念沒完全轉變。有的在長期工作中已形成了高接遠送、“酒桌辦公”的慣性思維,有的潛意識認為八項規定只是“一陣風”,走走過場、搞搞變通也就打發過去了。如此消極應付的認識阻礙了中央精神的落實。
淡忘了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或許是執行八項規定陽奉陰違的深層次原因。一位曾擔任過安徽省紀委黨風黨紀監督員的工作人員認為,有的干部執行上級政策時想著法兒“糊弄”過關。他們習慣了講排場、擺闊氣,對群眾耀武揚威、擺架子,慢慢就脫離群眾了。
預算、報賬等制度存在“漏洞”,讓一些違規者“有縫可鑽”,也是實踐中作風“走樣、變味”的原因之一。
“公款消費超支了肯定有原因,而現行的財政預算制度存在不透明、操作空間大等缺陷,有時根本堵不住源頭。”安徽省一位人大代表說,若公款吃喝報不了,挂靠其他項目支出就可以了。他說,每年人大審議預算報告時,100多個單位100多本賬,“總數都挺清楚,但一具體到多少公務招待費等就很籠統了。沒寫明白能審議明白嗎?”
由於違反規定的“花樣”多,監督檢查執行難度大,導致對違規者威懾力不夠。廣東省深圳市一位基層干部向記者描述說,一張辦公凳子1萬多元,開發票時可要求商家開成5張2000元的,名目改為宣傳材料印刷費、辦公用品等。“上級來檢查宣傳材料就說印完發掉了。至於有沒有印、印了多少沒人查。這樣的監督難以發揮作用。”
新風不能成“季風”:硬規定如何對軟執行說“不”?
為嚴明紀律,中央紀委已對6起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發出通報,相關責任人受到了組織處理和黨政紀處分,並承擔相關費用。廣東、湖南等地也相繼發出通報。如湖南省半年來共查處違反作風建設規定的案件800余起,問責處理干部近千人。
“通報、處理違規者的做法值得肯定,但應警惕新風不能成‘季風’。”安徽省社科聯研究員程必定表示,讓八項規定入心入腦,當務之急是扭轉干部的思想觀念問題,堅持常抓不懈,維護規定的權威性、嚴肅性,堅決向“一陣風”說不。
將八項規定落到實處,還需強化制度約束機制。中央黨校黨建部副教授吳輝認為,要管住隨意揮霍公款的資金來源,就要先管住預算。一是預算審批從嚴,從源頭上甄別哪些項目是不合理的﹔二是強化人大對預算的執行監督,對虛假開支、超預算開支要嚴格追責﹔三是預算提前公開,凡是能公開的預算支出應當盡量詳細列明,不留下操作空間。
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建議,要突出對黨政機關主要領導的約束。中央和地方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核心是各級領導干部要起表率作用。隻有以身作則,才能上行下效。可探索將轄區或單位的落實情況納入年度考核,以此調動自我約束和約束他人的積極性。
落實八項規定若前緊后鬆,反彈帶來的影響將不可估量。接受採訪的干部群眾認為,讓遵規守紀成為常態,必須要加強監督和懲戒。在查辦相關案件時,應更加突出查一查這些出事的干部平時在干什麼,紀檢部門有沒有把好監督關。同時,應引入社會力量,加強社會化監督,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姜剛、明星、歐甸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