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有關部門7日通報稱,湘潭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提名免去“火箭提拔”的徐韜湘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職務,按有關法律規定辦理,按科級職務安排相應工作。(5月7日 新華網)
提拔副縣長的關鍵人物是誰?伯樂是誰,推薦群眾是誰?是個別官場老友同僚官員說了算,還是政績說了算,群眾說了算?當這些問題尚沒有弄清楚之前,恐怕就無需對打回原形一事給予掌聲。
選拔干部,一靠實事求是不摻水分的政績,二靠群眾基礎,三靠個人才干,最后才是組織推薦。而如今某些地方官員的任免程序則發生了翻轉,靠關系,靠裙帶,靠拼爹。靠自己的努力奮斗得來任職者,至少不如那些靠拼爹得官職者來得容易。
人們期待更多草根背景的官員出現,並且形成一種選拔干部的傳統,如此一來才可能使官場不斷注入新鮮活力。否則,靠火箭提拔,靠拼爹提拔,隻能令官場成為少數利益群體的固化舞台,而最終導致公眾利益受到排斥損害。
無需給火箭提拔又被提名免職的副縣長這件事以掌聲,人們需要程序真相,即提拔一個干部究竟靠什麼?最年輕副縣長究竟脫開了哪些必走的程序而被破格提拔,又是哪些官員在其中起了關鍵幕后“推薦”作用?推薦一名干部任要職,是要負一定責任的,那麼,當這個干部因程序違規而被免職的時候,幕后推薦的官員,是否應當擔同樣的責任?
火箭提拔的副縣長被免可否當一次“教科書”?希望這件事起到干部任免教科書的作用,是希望干部任免程序少走彎路,少摻雜個人私利,杜絕幕后交易,更杜絕裙帶關系。當事人將按照科級安排相應工作,這不是目的,而是讓那些人為因素得以曝光,讓那些無視干部任免程序的官員走上前台擔當責任,否則,這還是一筆糊涂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