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省杭州市京杭運河集團、杭州汽輪集團兩家市屬國有企業的外派監事會主席,杭州市國資委干部蔡易然每周要在三家單位上班。其中,周一在市國資委,周二、周四在京杭運河集團,周三、周五在杭州汽輪集團。據他介紹,工作內容不僅是密切關注企業的財務報表,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等也是監督的重點。
向國有企業派駐監事會,是杭州市加強對國有企業監督的一項措施。近年來,該市紀檢監察機關圍繞防控國有企業廉潔風險,採取一系列綜合配套措施,有效遏制了腐敗現象發生。
強化外部監督
在杭州市紀委、監察局的推動下,杭州市先后向市屬16家國有企業派駐了監事會,實現了市屬國有企業外派監事會組織的全覆蓋。
外派監事會將企業董事和高管的履職情況,以及企業投資決策、重組改制、產權轉讓、清產核資、薪酬分配等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點,並對企業執行國資監管規定的情況進行有效監督。
“外派監事會的建立,有利於實現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的結合﹔有利於解決企業‘內部人控制’問題,強化對企業的外部監督﹔有利於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杭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羅悅明介紹說。
外派監事會成員的合理配置,還實現了外派監事會監督與紀檢監察、審計監督的無縫銜接。在遵循回避原則的前提下,部分退居二線的市管領導干部,憑借過硬的政治素質、扎實的業務能力和豐富的工作閱歷,擔任外派監事會主席,其在任期內的行政關系、社保關系、工資關系等均保留在原單位,保持了相對獨立﹔企業紀委書記兼任外派監事會副主席,能夠把外派監事會的監督權與紀檢監察的監督有機結合起來,更加有效地防治國有企業腐敗問題。
2012年,該市各企業外派監事會通過約談、檢查等手段,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109個,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企業改進管理、規范經營起到了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