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心貼群眾的好民警

記江蘇省泗洪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車管所所長楊庭標

2013年04月08日15:43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分外,他以朴素的道德情感和做人良知溫暖孤寡老人的心,成為他們的“愛心兒子”﹔分內,他以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黨性為前行者護航,成為轄區道路上的“守護神”、車輛的好“管家”……

  忠誠與警徽相映,執法與愛民相連,堅守與責任相系。走進江蘇省泗洪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車管所所長楊庭標的人生,人們聽不到豪言壯語,體會不到驚天動地,卻時時處處能感受到那不熄的激情與愛心,體會到那厚重的責任與擔當。2008年,楊庭標入選“中國好人榜”﹔2012年,他當選“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


  數十位孤老一個兒
  
  2012年10月21日,泗洪縣梅花鎮敬老院。

  “楊所長來啦!”

  “快到重陽節了,來看看大家。”

  說話間,楊庭標帶著幾個人從車上卸下一袋袋豬肉、一條條魚、一箱箱雞蛋……幾十位老人圍著他問長問短,歡笑不斷。一時間,不是親情卻遠勝親情的濃濃真情溢滿整個敬老院……

  掐指算來,這已經是楊庭標連續20次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看望這裡的老人了。而他們的結緣還得從20年前的那個冬天說起。

  那一天,剛剛走馬上任泗洪縣公安局交巡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的楊庭標在回單位的路上遇到驚心的一幕:一位老人走著走著,忽然跌倒在路邊。

  “老人應該是病了,半躺在地上,臉色蒼白。我把他送進醫院,因醫治及時,老人很快便沒什麼大礙了。老人告訴我他住在梅花敬老院,我便將他送了回去。”時至今日,楊庭標依然清晰記得當時的情景。

  那是楊庭標第一次走進梅花敬老院。剛到門口,難聞的氣味就扑鼻而來,而隨后看到的情景更是讓他心酸不已:一間大約10平方米的屋子,擠滿了六七張床﹔廚房裡,鍋碗都沒有洗,裡面殘留著干了的玉米糊。

  “看著那些老人,我想到了母親。父親去世早,是母親一人養活了我們一家。她太苦了。我小時候,油胡馇子(一種油餅)都很難吃到,偶爾做一塊,母親便把它分成四份,給我們四個兄弟姐妹,自己從來不吃。”想想自己的母親,再看看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一個念頭在楊庭標心頭升起:要做老人們的“兒子”。從此,他與敬老院的老人結下難舍的情緣。

  第二天一早,楊庭標便帶著錢和衣服來到敬老院。看到老人們的被子單薄,楊庭標又拿出2000多元,為老人們添置了被褥、棉衣。從那以后,一有空,楊庭標就會買些雞、魚、肉、蛋去看望老人們。

  “20多年來,楊所長與老人們之間發生了太多讓人眼窩子發潮的事情。”梅花敬老院院長高素林說。2007年8月,楊庭標擔心體弱多病的老人們經不起酷暑的折騰,便帶著700元錢來到敬老院,打算給老人們裝上電扇。但鎮黨委已經先行一步,替老人們解決了難題。楊庭標索性就將700元錢買成3000多斤西瓜,足足裝了兩輛拖拉機。

  從外貌上看,楊庭標是個粗線條的人。但在梅花敬老院老人心中,這個蘇北漢子卻是一個心細的人:每次送東西,他總是平均分配,絕不偏心。一次,楊庭標見一位老人咳得厲害,便立刻買來70斤冰糖,35個老人每人2斤。

  “他給予老人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有時候更是種精神上的慰藉!”高素林說。據她介紹,在梅花鎮工作的那些年,每年春節,楊庭標都會陪敬老院的老人一起度過。但老人們哪裡知道,每每這個時候,總有另外一位老人苦苦思念著自己的兒子。

  “那些年沒回家過年,我一直心中有愧。母親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過幾個年。那年大年初三,看著遲到的團聚,我們兄弟姐妹四個背著母親抱頭痛哭。”楊庭標抹了抹眼角說。據他介紹,母親有時也會埋怨他,有一次竟央求似地哭泣起來:“我活不了幾年了,你今年就和我—起過個團圓年吧。”“媽,我陪您過年,您高興一天﹔陪他們過年,他們高興一年啊……”就這樣,楊庭標違了母親的意願。

  讓老人們活著的時候快樂,走的時候安詳,是楊庭標的心願。每當老人故去,楊庭標總是給他們擦洗身體、穿壽衣、整容。“有他在,我們走的時候就放心了。”敬老院的老人說。

  2005年,楊庭標要離開梅花鎮,到幾十公裡外的縣城上班。臨走前,他來到敬老院,和老人們告別。

  “楊隊長,我舍不得你走呀!”“楊隊長,今后還會來看我們嗎?”……真情所致淚自流!說著說著,老人們竟圍著楊庭標哭泣起來。楊庭標的眼睛模糊了,他拍著胸脯保証:“隻要我楊庭標還能爬得動,不管調到哪裡,都會常來看大家的。”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走的是歲月,流不走的是愛心。20多年過去了,楊庭標對老人的愛依然在延續……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