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節儉新風吹遍華夏
【背景】日前,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舉辦“勤儉持家”主題交流展示活動。醒目的“勤儉持家”幕布前,4000余件文化生活老物件統一碼放,吸引眾多市民駐足參觀。沒有特殊的展台,工具、櫥櫃、燈具、家電、農具、衣帽、辦公用品、玩具等20多類老物件“席地而坐”,如同一位位老人,訴說著往日的節儉故事,喚起人們難忘的記憶。
代表委員觀點——山東兗礦集團董事長王信代表: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雖然節儉新風吹拂,但必須意識到,短時間內奢侈浪費之風還很難完全制止,甚至可能出現反復。這與傳統習俗有關,也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徹底改變還需要時間。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我們是念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大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一種現代文明。一個浪費之風盛行的國度,不可能涵養真正的現代文明,對吃的態度,折射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現代文明程度。所以,提倡節儉,並非要厮守貧窮,當清教徒、做苦行僧,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對現代文明背景下精神富有的追求。(記者 李 可 王昊魁)
鏈接
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
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
古有國者,未嘗不以恭儉也,失國者,未嘗不以驕奢也。——《韓詩外傳》
夫尚儉者,開福之源﹔好奢者,起貧之兆。——《魏書·李彪傳》
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傳》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