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節儉,促進消費,兩條措施有著內在的統一性,共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財富增加與資源有效利用
蛇年春節氣象一新。請客送禮的少了,公款吃喝的少了,高檔會所生意冷清,名貴煙酒價格回落……以往推出天價“年夜飯”的大酒店,也放下身段做起了“半份菜”和“小份菜”。
變化是可喜的,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做到了令行禁止。但社會上也有一些表示擔心的聲音:“八項規定”取得成效的同時,相關行業企業的營業額受到影響,有的甚至出現明顯下滑。長此以往,反對浪費會不會影響擴大消費?
筆者認為,此類擔心大可不必。擴大消費需求,反對鋪張浪費,兩條措施有著內在的統一性,共同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財富增加與資源有效利用。
先說反對浪費。中央“八項規定”並不是針對政府正常的公務活動和必要的日常開支,而是那些超標准宴請、送禮、超規格接待的額外消費。節省出來的開支隻會轉而投向那些具有生產性用途的消費上來。
今年春節,筆者回農村老家,發現村裡的醫生正忙著建衛生院,國家和省裡一次性給予5萬元支持。如果節省出來的錢能夠為每個村建上一所衛生院,不僅改善了民生、激發了消費潛力,還能為政府贏得尊重與公信力。
再說擴大消費。中央的“八項規定”不是否定消費升級,也不是要抑制人們的必要消費,而是提倡理性消費、文明消費,讓本已稀缺的各種資源用在能發揮最大效用的地方。沒有了天價“年夜飯”,“半份菜”和“小份菜”照樣能為大酒店開辟出另外的消費市場,尋找到另外的消費群體。
盤點春節黃金周消費市場,商務部發布數據稱,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5390億元,比2012年春節期間增長14.7%。
這是擠壓了浪費因素的消費增長,也說明春節消費開始更多依靠實實在在的民生內需。這種實打實的增長更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中央“八項規定”的出台,為擴大消費留足了空間,創造了條件。
餐飲行業:公款消費下降是轉型機遇
記者 張 毅 楊開新
陝西西安繁華路段的北大街民生國際大廈是周邊食客的好去處,春節期間更是人頭攢動。在位於8樓的外婆印象飯店,記者看見店內上百個餐位座無虛席,門口還有10多位等位的顧客。正與朋友用餐的市民龐玲玲給記者展示了一下賬單:手撕包菜16元、川味冒菜18元、鐵板涼粉8元……“這裡就餐環境舒適,服務也很貼心,平均下來每人消費也就二三十元,比一碗羊肉泡饃貴不了多少。”龐玲玲說。
這家門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曾對發票進行過統計,發現以前公務消費佔到總消費的約七成,近來其數量和佔比下降非常明顯。但是陝西外婆印象餐飲管理公司上下卻對發展信心滿滿,他們把公款消費大幅萎縮的嚴峻挑戰視為自身的發展機遇。公司適時將目標消費人群調整為普通消費者,主打家常菜吸引家庭和親朋聚餐,通過集中採購食材、提高上座率等方法增收節支,有效控制了菜價,還使用加微信給折扣、帶新顧客就餐送小禮物等方法吸引新顧客。現在生意很紅火,每天高峰時段基本都會有人等位,公司還在籌備開設新分店。
寶雞市餐飲市場以及煙酒、花卉市場近段時期也受到不小沖擊。當地餐飲從業人員普遍認為,這種困難只是一種短期現象,從長遠來看,有利於餐飲市場減少對公務消費的依賴,對於行業健康發展的積極效應將逐步顯現。“我們不能將消費拉動經濟錯誤理解為依賴公款消費來拉動,以前高端消費近80%都用公款結賬,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寶雞市委書記唐俊昌指出,“一些企業此前忽視大眾主流市場,公務消費要什麼才賣什麼,政府一旦轉變需求就是死路一條,隻能算是咎由自取。”唐俊昌認為,減少公款消費可以使政府將省下來的錢用於改善民生,老百姓都有錢了,巨大的消費潛力才能真正發揮出來,有利於餐飲企業不斷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