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反腐倡廉

四川:“十項規定”讓“大管家”如釋重負

2013年02月07日11: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工儀式

2012年底,眉山市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開工儀式。

沒設主席台,沒鋪紅地毯,連發言台都只是象征性地墊上幾塊磚。李靜與來賓就站在沙土上,5台挖掘機停在他們身后權當背景。

“四箭齊發”是打通眉山與成都脈絡的重要道路工程,凝結著無數眉山人的期望與心血。但這個時間點能不能搞開工儀式,干部們卻心生疑慮。

最后還是李靜做出決斷,“這個項目全市矚目,不搞不合適,它對建設者也將是個激勵。但怎麼搞,形式卻可以創新。”

於是,“最簡朴的開工儀式”由此而來。

儀式雖略顯“寒磣”卻不失熱烈。主持人沒有安排領導致辭,而是邀請拆遷居民代表“上台”發言。

一個村民說:“整修這條爛路我盼了十幾年。過去我常去黃龍溪耍,看到成都那邊的路比我們修得好,就覺得臉上沒光。以后,要是咱眉山的路比他們修得還寬,我再去耍時也可以提勁了!”話音剛落,所有人都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八項規定’提出改進干部的衣食住用行,但這只是途徑而非目的。”李靜說,“集中精力謀發展,為群眾辦實事,這才是更深層次的轉作風。”

雜會少了,應酬少了,干部們可以抽出更多時間用於研究問題,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四川省“十項規定”對干部下基層作出具體要求:“省委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1個市(州)、1個縣(市、區)、1個鄉鎮、1個村、1至2戶貧困戶,了解情況、指導工作,幫助當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題,切實為群眾解難事、辦好事。”

全省紀檢監察系統“三項建設”契合轉作風之魂,“紀委書記下基層”、 “紀委開放日”、“紀檢干部大接訪”的制度化長效化,為的就是深層次轉變作風,解決民眾訴求。

日前,廣安市紀委解決了困擾多年的岳池縣顧縣鎮馬道街33戶居民舊房改造問題﹔開江縣225名紀檢干部吃住在鄉村,面對面聽取群眾訴求,全方位排查信訪線索,化解各類信訪矛盾120余起,調解350余件群眾矛盾糾紛……

冷冷清清“新春季”

某市一家星級飯店的經理最近有些郁悶。以往每逢過年,飯店總要先放鞭炮,准備大干一場。可今年,鞭炮倒是放了,但換來的卻並非財源滾滾,而是門庭冷落。

“以前,每桌2000塊起價,一天坐個三四十桌都不成問題,可今年一開始,預定量就不很理想,尤其是黨政機關,起碼降了5成以上,現在主要依靠婚宴在維持日常的運轉開支。”經理一臉沮喪。

隨著春節臨近,經理的神經卻越發緊繃,他反而害怕有客人到來,“現在來我們這兒的多數都是辦退訂的。唉,靠政府是靠不住了。”

事實上,“八項禁令”在全國刮起“簡朴風”,各地高檔餐飲業都現“退訂潮”,“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也不止餐飲。鮮花、文印、會議場地、餐飲服務、酒店、旅游、會議會展服務商……一些依附於黨政機關“會議經濟”,在這個本應生意紅火的季節栽進了“嚴冬”。

“改作風規定出來后,花卉市場已經受到影響。”成都小盆花協會會長劉勝躍說。該協會的企業每年向市場供應1000多萬盆花卉,其中政府部門的消費佔相當比例。而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來自政府的單子少了4成左右。和劉勝躍一樣,經營大型活動策劃的郭長明業務也“大受沖擊”。最近1個月,來自政府部門的單子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成。

雖然生意受了影響,但不少商家說:“我們心裡知道,這樣是對的。”公款市場的萎縮,也許會“逼”出來一條新的轉型之路。

對中央‘八項規定’帶來的新風,不僅公眾叫好,記者接觸的機關干部也非常擁護,如今少有的官民一心,上下一心。

一名基層領導對記者坦言,吃喝真是件苦差事,過去是因為風氣如此,不得已而從之。現在這樣很是清爽,“八條禁令,我舉雙手贊成!最希望的是堅持,怕的是一陣風。”

談及新風尚,省級機關一名退休干部很激動:“就是應該這樣!過去對一些大手大腳的現象看不慣,還被人說是老腦筋。不管時代怎麼變,條件再好,共產黨都應該不忘傳統不忘本。”

不過,記者在基層走訪過程中也聽到了一些顧慮,“不把領導招待好,面子過得去嗎?還能辦成事?”有人擔心尺度不統一,“我這裡嚴格落實,別的地方卻照舊,豈不吃虧?”

對此,眉山市委書記李靜說,其實自2005年以來,當地就開始提倡改作風,但這更多出於干部的自覺。而今次的中央推動是一個更大的契機,隻有做好防范與懲戒的制度設計,才能令那些心存僥幸者無機可乘,也才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

據悉,瀘州市正率先制定辦法,處理違規行為。市紀委告訴記者,方案依據的是《紀律處分條例》,但由於這些問題很具體,涉及面廣,也沒有現成參考,因而正式出台后效果會怎樣,隻有實踐才能給出答案……(記者 曾暉)

來源:《廉政瞭望》雜志 有刪改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上一頁
(責編:李源(實習)、姚奕)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