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網民列數2012年的“斷頭新聞”時,舊聞也在持續發酵:因女兒吃空餉而被免職的山西省靜樂縣縣委書記楊存虎,兩月后又改任忻州市環保局副局長,並主持工作。此消息一經披露,公眾對此感到很生氣,但后果卻不嚴重。忻州官方30日作出的簡短卻底氣十足的回應:“楊存虎的工作安排符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及干部任職有關規定。”
忻州官方的回應一點都不讓我感到意外,楊存虎任忻州市環保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是經過“忻州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的,忻州敢於啟用因媒體曝光而被免職的楊存虎,程序上肯定已經做足了功課。
但如此的“符合規定”卻讓人感覺堵得慌。一個公權私用安排自己女兒吃空餉的人,在被免職僅兩個月的時間裡,真的發自內心認識到錯誤了嗎?誰能保証他不會把錯誤的習慣帶到新的工作崗位上?一個地級市裡,真的沒有比剛剛犯了錯誤的楊存虎更適合環保局副局長職務的人選?這一連串的問題沒有得到答疑解惑時,楊存虎“符合規定”地復出,怎能不讓人心裡發堵?
可以說,楊存虎是在制度劃定的“籠子”裡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復活。在一些地方,官員們的人脈能量超出很多人的想像。我在一篇報道裡曾曝光山西省翼城縣一村支書非法佔地建設小區並“一房多賣”引發群體性上訪之事,報道刊發后,該縣很多機構都高效運轉起來為村支書“滅火”,土地局說是我們督查不嚴,政法委說是我們工作不到位,宣傳部的官員還趕來向記者“匯報”情況,一個村支書尚且如此,何況縣委書記們?
在楊存虎們“帶病復出”的角力中,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官場的人情能量得到了頂格釋放。與此對應的是,在人情的軟化稀釋下,制度的執行力就會大打折扣。當我們從情感出發苛責“楊存虎”們的時候,官方的回應是給你講制度,稱“符合規定”﹔當我們依據制度去舉報或曝光某個干部時,官方又會給你講情感,說什麼“這個同志還是不錯的”、“培養一個干部不容易”之類貌似情深意切的話。總之,你質疑你的,我任用我的,官場和輿論時常相互對立,久而久之,彼此的不信任愈來愈深。
在我看來,諸如忻州官方針對楊存虎復出做出的“符合規定“的回應,更多是做給上級看的,而當初“給予楊存虎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楊存虎靜樂縣委書記職務”的決定,看起來只是應付輿論的權宜之計。
近些年楊存虎們復出的事兒層出不窮,公眾對此已有麻木之感,甚至這樣的事情是否還有新聞報道價值,都是個問題。這種氛圍縱容了少數心存僥幸的干部鋌而走險,因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暗示是“沒什麼事兒,大不了受個警告處分,過段時間換個地方繼續干”。如任由這種氛圍蔓延,受傷害的不僅是公眾輿論,更侵蝕了干部隊伍。
相關新聞:
·山西忻州市稱“女兒吃空餉”被免職干部新任用合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