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08:13 222
近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纪委监委组织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实地走访了解各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在林口县龙爪镇民主村,村民吴州善感慨道:“现在想知道村里闲置机动地发包、村厂房维修资金使用等情况很方便,一目了然。”
农村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牡丹江市纪委监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及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持续强化监督、对症下药、严防“跑冒滴漏”,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阳光透明,助力守好村集体“家底”。
“我们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村集体‘三资’存在底数不清晰、入账不及时、违规出借、出租、发包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发展。”牡丹江市纪委监委第六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牡丹江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梳理出的相关突出问题纳入监督重点,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集中整治,围绕资金管理、权力运行、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精准选取资源全面起底、债权债务清理、征地补偿发放使用等小切口,制定任务清单,加强统筹力度。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组成监督检查组直插59个乡(镇、街道),深入村野乡舍、下沉田间地头,持续开展靶向调研和监督检查,通过数据比对、“拉网式”排查,严肃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侵占集体资产等违纪违法问题。
牡丹江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嵌入式”监督优势,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会商,组建专业清查小组,围绕资产发包期过长、集体资源闲置、招标采购竞价不透明等突出问题,在全市持续开展经济合同排查、村级债权债务清理行动,累计起底全市农村集体资源登记地块128.31万块、收回村级债权5146.42万元、化解村级债务1252.77万元,排查并督促整改问题合同162份。
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明晰、落实不到位,是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重要因素。为补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短板,进一步织密织牢监督网,结合日常监督和典型案例暴露出的问题,该市纪委监委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找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漏洞,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工作提示等,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强化整改,完善“三资”规范化管理机制。同时,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三资”政策法规解读、产权交易操作流程、资源发包等方面,强化对村级财会人员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交易相关人员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持续织密“小微权力”监督网。
牡丹江市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一体发力,持续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高效。通过市、县、乡、村监督四级联动,强化台账管理、跟踪督办、逐项销号,层层压实整改责任,全程跟踪整改整治。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将全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动地及新增地源等上线入库,避免村集体资产资源线下暗箱操作、运营处置程序不规范、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今年以来,该市完成平台交易近4000笔,交易总额近1.1亿元。
“随着集体‘三资’管理不断规范,一处处闲置资产也逐渐被盘活。我们将针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强化类案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原因,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以铁的纪律、严的作风护航乡村全面振兴。”牡丹江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讯员 冯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