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08:4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22
开栏的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要求,持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即日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推出“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年中看进展”栏目,报道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下,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根本在耕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要抓手。
盛夏时节,中原腹地,沃野千里。行走在河南省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渠相连、路相通,嫩绿的玉米苗迎风招展,智能喷灌系统喷洒的水花均匀洒落,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徐徐铺展。
河南省纪委监委扛稳扛牢政治责任,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护利用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整治工作,严肃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防范廉洁风险,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地见效。
聚焦关键环节强监督、明责任
“此前向你单位制发的监察建议书,你们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整改措施?成效如何?”日前,开封市禹王台区纪检监察干部到区农业农村局,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质量不达标、挤占挪用资金等方面监察建议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河南省纪委监委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监督重点,聚焦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紧盯招标投标不规范、工程质量不达标、资金管理不严格、建后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压紧压实主管监管部门责任,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河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会同驻在单位成立5个调研组,赴5个市县调研。工作人员重点抽查2019年以来项目建设和管护情况,发现问题175个,持续推动限期整改。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2019年以来新立项的198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1.7万个,推动立行立改5776个。
项目招投标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第一关口”,河南纪检监察机关聚焦项目应招标未招标、招投标前置审查不合规、招投标后违约等问题进行重点纠治。
鹤壁市纪委监委梳理建立55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招投标项目清单台账,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审查,对单查责、对单销号,共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有关问题12个,已全部整改完成。驻马店市泌阳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开标现场“双人盯办、全程留痕”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招投标工作廉洁高效。
工程建设质量是高标准农田的根基。“我们通过梳理问题线索,坚决靶向发力,重点纠治项目勘测检验设计不规范、项目监督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不按规定施工、验收不合格等问题。”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新乡市纪委监委对2019年以来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全面排查,共计发现工程建设等方面问题84个,已整改问题79个。驻马店市确山县纪委监委协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对2019至2024年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开展“穿透式”检查,对发现的因未及时支付项目资金而造成项目进展缓慢、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督促县财政局立行立改。
严查风腐问题保持强高压、长震慑
今年1月,周口市项城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南顿镇高标准农田进行巡察,在刘店村走访时发现,该村村民违规占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了3个养殖大棚。
巡察组及时将问题反馈至南顿镇党委。调查发现,该村村委委员、高标准农田管护员刘某某发现村民在高标准农田内建设养殖大棚后,既未制止、也未上报。今年3月,南顿镇纪委对刘某某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该市纪委监委举一反三,采取“巡察+派驻+协作区”联动监督模式,对全市高标准农田项目逐标段、逐地块开展全链条排查,共处置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线索13件,立案审查调查6人,党纪政务处分6人。
河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计监督、案件查办等工作情况,深挖彻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突出问题,从严查处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典型案件。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问题618起,处理处分1036人。
周口市商水县纪委监委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组织“一长两员”(井长、管护员、监督员)和村级廉情监督员开展常态化巡回检查,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通过下发督办函、约谈责任人等方式压紧压实主管部门责任,处理履职不力人员3人,移交违纪问题线索3条。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准政治方向,强化监督执纪执法,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整治走深走实,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系统施治推动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
“玉米苗长势不错,就是今年雨水少了些,土壤较干,需要浇水了。”沿着新修建的田间道路,开封市杞县苏木乡花胡寨村村委委员、高标准农田管护员郭鹏辉骑着电动车,查看苗情、墒情以及路基、泵房等基础设施。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问题,杞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出台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办法,依托村级党组织设立高标准农田管护员专岗,将管护资金、管护人员、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地块。截至目前,杞县共有1500余名党员“田管家”活跃在田间地头,定期开展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巡护工作。
河南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促改促治,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醒提示函等方式,督促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剖析其背后深层次原因,同步查找漏洞和不足,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推动系统治理。
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建后管护漏洞、监管盲区、制度缺失等问题,安阳市汤阴县纪委监委制发整改通知,推动修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运行管护办法、管护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目前,全县已连通整治沟渠152.55公里,疏通堵点130个。
濮阳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持续推进智慧农业系统平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装上“智慧大脑”,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的苗情、病情、虫情、墒情以及气象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项目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耕地面积近八成,为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00亿斤以上提供了坚实支撑。”河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记者 张红艳 刘淑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