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7日08:0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近日,甘肃省岷县纪委监委组织干部下沉一线,随机走访辖区中小学校,实地查看“校园餐”治理整改情况。在西江镇中心小学,该校校长王俊霞介绍:“现在学校食堂都会有专人测算一周食材总量,通过岷县大宗集采食材配送平台下单,配送企业准时将食材送至食堂,确保学生吃得新鲜、吃得健康。”
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查“校园餐”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解决顽瘴痼疾,“查改治”一体推进,以有力监督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该省纪委监委推动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家长委员会直送问题渠道和处置反馈机制、“校园餐”举报奖励机制,通过督促自查自纠、跟进监督检查、“拉网式”排查等方式,推动全省6743所学校开展自查,整改相关资金使用、采购管理等方面问题4199个。
“多轮次排查后我们发现,从采购、加工到储存、配送,校园餐供应链面广、线长,廉洁风险较大。”甘肃省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负责同志介绍,守护校园食品安全,需理顺各环节责任,严查谋私贪腐、侵占挪用、盘剥克扣等问题,让校园餐“蛀虫”没有可乘之机。
深挖细查问题线索,坚决斩断利益输送链条。结合前期发现问题,甘肃省纪委监委建立问题线索台账,逐条筛查梳理,在全省范围内确定了283条重点问题线索,综合运用实地督导、提级办理等方式,督促各级纪委监委严查“校园餐”采购环节谋私贪腐、贪污侵占挪用、盘剥克扣导致质低价高等问题。
“‘校园餐’贪腐案件的背后是权力失守、监管缺失。从全省查处的相关问题来看,必须从强化监管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加强对重点岗位的风险防控和制度约束,严格落实全环节、全链条的透明公开,畅通内外部举报渠道,共同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着眼于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甘肃省纪委监委在深化案件查办的基础上,注重剖析发案原因,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工作约谈等形式,督促相关主管监管部门深入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推动修订、完善全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校园餐”管理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前不久,陇南市西和县一名学校校长因违规将食堂学生餐费结余资金用于其他开支等问题被查处。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开门整治,加强与审计、信访、财政等部门对接移送线索,拓宽问题线索来源,综合运用领导班子包案、提级办理、片区协作、“室组地”联动等方式,强力推进案件查办。同时,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作风问题和体制机制漏洞,推动县教育局等部门建立完善校园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学校膳食委员会制度、食堂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机制,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校园餐”监督体系,确保每一笔学生餐费用到实处。
“我们紧盯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聚焦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资金管理等方面,坚持监督关口前移,通过约谈提醒、调研督导等方式,压实职能部门责任,切实守护学生‘盘中餐’安全。”甘肃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临泽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教育、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3个督导检查组,深入校园实地开展各类联合检查8轮次,排查发现和交办部分学校食堂进销货台账记录不规范、出入库数量不一致等各类问题121个,定期调度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记者 张丽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