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西安严惩蝇贪推动整改

助力织密集体“三资”安全网

2025年05月03日08: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现在我们依托大数据信息平台,使用‘实时监测、智慧分析’方式监管集体‘三资’的流转、交易情况,整个管理流程更加规范,有效防范了随意处置集体资产、违规转租等情况,出租商铺给村集体增收也多了。”近日,陕西省西安市纪委监委干部前往该区纺织城街道枣园刘社区了解集体“三资”运行情况,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虎向前来走访的干部介绍。

去年以来,西安市纪检监察机关对全市225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情况开展大起底、大清查,共查处集体“三资”领域问题452件764人,党纪政务处分581人,组织处理183人,移送检察机关10人,严肃查处了长安区砲里街道西垇村村委会原主任党某某等人侵占集体资金案等典型案件。

西安市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纳入监督重点,聚焦套取骗取、贪污侵占、截留挪用惠农惠民补贴等问题,重拳出击强化案件查办,积极探索优化监督机制、丰富监督平台,通过开展动态监督、加强协同等举措,“惩、治、防”贯通融合,守护好集体“三资”领域的清风正气。

为有效整合监督力量、织密监督网络,西安市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双专班”联动配合、“双督导”协同推进,以“调度+督导+通报+约谈”的方式,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通过“室地”联动监督、“纪委+行业”监督等方式,统筹推动问题全面整改。同时,督促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做好问题合同纠错、追缴合同欠款、规范完善制度等工作,推动由点及面整改落实,举一反三查找监管盲区和执行漏洞,健全集体“三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截至目前,西安市纪委监委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11个、健全完善集体“三资”监管领域制度机制60余项。

针对农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存在的项目多、交易不公开、工程招标竞争不充分等问题,西安市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市、县(区)、镇(街)、村四级联动的信息管理平台,并在平台设立监督模块,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归集数据、建立模型、碰撞比对、分级预警,识别海量集体“三资”数据中的风险点,提高监督执纪工作效率。

“平台对即将在一个月内到期合同发出提醒,我们点对点提醒村集体注意防范风险;对应收款未按时足额入账的,如经提醒预警后超过一个月还未收到款项,就作为问题线索,及时移送街道纪工委调查。”结合工作实际,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主任党媛介绍说,通过信息平台智能监管,灞桥区今年对172次合同收款与计划不符等情况进行预警提示,及时追缴逾期款项1000余万元。

为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灞桥区纪委监委在全区111个村(社区)设立村(社区)监督组,对集体资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开展监督;临潼区纪委监委紧盯审核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推动相桥街道推行“组财村管、村财街管”等形式,由街道办事处对村级资金流向和使用实施全流程监管。

同时,西安市纪委监委推动建设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将该市农村集体“三资”流转交易全部纳入,要求各类交易、合同等上网留痕。目前,全市已成交18类交易品种473宗。(记者 杜瑶)

(责编:彭静、梁秋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