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摸清底数精准开方 建章立制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织密“三资”监督网

2025年04月11日08: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我们现在规范了‘三资’管理流程,前不久依托‘线下整合、网上竞投’模式,将76口零散鱼塘整体发包,租金总额增长近25%。”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纪委监委干部在西南街道了解监察建议书整改落实情况时,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前,三水区纪委监委查办了西南街道青岐村党委原书记刘某扬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承租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好处费的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西南街道及区农业农村局从源头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点多面广,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2024年,佛山市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334.55亿元,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超亿元的村(社区)87个。党的二十大以来,佛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查处农村集体“三资”领域违纪违法案件279件,结合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向相关主管部门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80余份,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案件暴露问题——

农村集体经济领域“伸黑手”“动奶酪”现象时有发生

“对不起家庭,也对不起鄱阳村的村民,对不起组织的培养……”2024年11月,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鄱阳村警示教育大会上,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和村工作人员集体观看了以该村腐败系列案为题材制作的警示教育片。片中忏悔的声音,来自该村党委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周某权。

办案人员介绍:“当初我们接到了群众举报,经过初步核查,并结合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发现周某权收入异常,常有大额资金往来。”

相关涉案人员到案后,周某权的违纪违法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案件涉及村集体与开发商合作开发土地,项目面积大、金额大。村干部勾结不法商人,利益输送的方式花样繁多。”办案人员介绍,在洽谈意向企业时,周某权起初配合顺畅,不久后就“使绊子”,暗示企业要“表示表示”;在遴选合作企业时,周某权为了让特定企业中标,帮助排挤潜在投标人,从中收受好处费;在合作开发的企业股权转让时,周某权以不配合项目后续开发为由,要求将股权转让给指定企业,收受接手企业的巨额好处费。

随着案件深入推进,接任的鄱阳村党委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周某添,鄱阳村委会原委员、鄱阳经联社原监事长简某汉等侵害村集体“三资”的“硕鼠”陆续被挖出。

经查,2016年,周某权伙同时任鄱阳经联社监事长简某汉,为某企业在鄱阳村某工业园区顺利中标、立项、报建、开发等方面提供帮助,共同收受好处费。2018年,周某权和时任村委会副主任周某添,利用职权帮助某公司违规延长其在鄱阳村某工业园区的临时用地租期并收受好处费。

最终,周某权、周某添、简某汉三人因犯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3年5个月、3年6个月。其余涉案村干部均受到处分。

禅城区纪委监委抽丝剥茧、顺藤摸瓜,不仅处分了对鄱阳村招投标、重大资金和合同等方面监管不到位的石湾镇街道农业农村办相关工作人员,还循线深挖石湾镇街道原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吉某鸿涉嫌受贿问题线索。2024年9月,吉某鸿被立案审查调查。

精准“把脉”——

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体制机制松散、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等多方面因素导致“蝇贪”滋生

鄱阳村系列案中,前后两任“一把手”周某权、周某添把集体资产管理权力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暴露出鄱阳村党委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

“事实上,农村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三资’管理等相关制度早就建立,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办案人员介绍,村干部将重大事项内容以简化、含糊的表述提交村民大会表决,甚至在项目执行阶段,一些须经全体村民表决的重大事项,全由村干部一手操办,未全面、真实地向村民公开,且经联社监事长背弃职责、监守自盗,导致民主议事决策沦为走过场。

“村干部在工程发包、工程款结算、集体资产出租等大小事项中有较大权力寻租空间,加之财务审批不严格,内部约束无力是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禅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各级主管部门对“三资”监管不到位、对村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不足等,也是发生腐败的原因之一。如,在鄱阳村南工业区改造公开招标现场,现场监督的街道工作人员对该村临时更改开标模式未予制止和纠正。

除了监管力量薄弱,“三资”交易运行的漏洞成为个别村干部“以权谋私”的突破口。“此前,佛山多次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以自主申报为主,集体资产交易以线下公开竞投为主,导致村干部在‘三资’交易中拥有较大话语权。”佛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介绍。

南海区里水镇洲村社区党委原书记、居委会原主任李某俊,利用职务之便,为企业竞得地块前期土地整理资格、租赁权等提供帮助,并从中大肆收取好处费;高明区荷城街道范洲村民小组原组员、经济合作社原理事谭某利用财务管理漏洞,将集体鱼塘发包项目的投标保证金挪归个人使用。

“佛山农村社会治理属典型的‘小马拉大车’,基层较为薄弱的监管力量难以承载逾千亿元的村集体经济规模,导致相关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佛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通过分析历年农村“三资”领域违纪违法案件,该市纪委监委与市农业农村局成立调研组深入村居调研,发现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监管体制机制松散、资产底数不清不实、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监管手段刚性不足等问题,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汇报。

既要“精准把脉”,也要“对症下药”。佛山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在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中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找准“病灶”、精准“开方”,推动问题整改。

结合鄱阳村腐败系列案暴露出的问题,禅城区纪委监委向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指出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职责落实不够规范有力、对村务管理指导跟进不足等问题,提出要督促鄱阳村党委召开组织生活会深刻剖析、查摆不足,优化对农村“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督促村组织做实做细村务公开,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置鄱阳村工业地块存在的风险问题。

与此同时,石湾镇街道纪工委推动鄱阳村党委、村委会畅通村民监督渠道,妥善处置影响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要求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按照全市部署的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要求,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南海区纪委监委就李某俊案向里水镇洲村社区党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在清产核资工作基础上,全面梳理集体土地、物业使用现状,重点排查是否存在土地或物业被无偿占用经营、违规交易等多项建议。

高明区荷城街道纪工委就谭某案督促范洲村民委员会针对案件暴露的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资产交易管理工作力度不足等问题,加强资产交易监管,建立制度和台账。

持续推动整改——

实施纪检监察建议整改监督闭环管理,推动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村里的地盘活了,我们的钱包更鼓了。”日前,面对调研走访的禅城区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干部,鄱阳村村民谈起停滞10余年的该村南工业区历史遗留问题被解决时感慨道。

2024年底,在石湾镇街道工作人员的监督下,鄱阳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召开全体成员大会,就鄱阳南工业区地块改造开发相关事宜进行了表决。石湾镇街道成立工作专班,由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牵头,通过政府统筹主导方式,解决了鄱阳村南工业区项目开发久拖未决问题。目前在完善规划调整“三旧”改造审批等手续,预计能为村集体增加收益超3.5亿元。

解决鄱阳村南工业区项目问题是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落实纪检监察建议的具体举措。

针对纪检监察建议要求,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制定《鄱阳村“三旧”改造腐败案以案促改工作任务分工表》,围绕加强警示教育、开展全面整改、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等七方面27项任务落实整改要求。截至目前,街道各级党组织开展提醒谈话715人次,其中党工委书记对村(社区)“一把手”开展提醒谈话20人次。街道纪工委系统梳理近五年来农村易发多发问题,整理出财务报销流程不严谨等问题63个,推动完善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等制度25项。

高明区荷城街道范洲村针对“资产交易管理工作力度不足”问题,落实专人负责资产交易项目申请、审核、竞投等事项全流程服务指导工作,并建立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和台账,对应上未上平台交易的资产及时跟进处置,防止资产被不合法使用和流转。近日,该村整合零散鱼塘约535.3亩,通过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连片对外发包后,租金总额增长近125%,为村集体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建议运用,压实整改责任,强化整改落实,佛山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限期整改、常态监督、跟踪回访、结果运用”工作流程,增强刚性约束,防止纪检监察建议书“一发了之”。

近日,南海区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与里水镇纪委到洲村社区开展常态监督和跟踪回访。

“针对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到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问题,我们已全面排查,并依法收回被长期霸占使用、租金畸低、‘租少用多’的集体物业28宗,并通过重新上平台交易,为村集体增收超千万元。”洲村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跟踪回访后,该区纪委监委举一反三,督促区农业农村部门围绕集体经济合同管理问题多发、集体资产“租少用多”等问题,对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专项治理。

如今,进入佛山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数字云图”系统,每个村(社区)的各类资产都以蓝色底纹标注位置和范围。移动鼠标,纪检监察干部可查询村集体资产信息,通过比对选定区域内同类资产的平均出租价格,让异常的项目价格“一键暴露”。

针对近年来农村集体“三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情况,佛山市纪委监委推动全市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改革,从全面深化清产核资着手,摸清全市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在此基础上聚力攻坚,打造集体资产线上交易、资金资源管理为一体的“三资”智慧云平台,全面实施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实现集体资金监管留痕,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了“资产底数不清不实、交易管理模式落后”的问题。

佛山市纪委监委用好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云平台监管功能,建立“市、区、镇”三级联动监督机制,深入一线开展监督,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快速整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目前,“三资”智慧云平台交易总额突破456亿元,在新定底价基础上溢价超35亿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职能部门整改问题718个,健全完善制度114份,牢牢守住村民“钱袋子”。(通讯员 李旖彤)

(责编:彭静、唐宋)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