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江苏扬州紧盯市场监管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常抓长治规范行权履职

2024年06月19日08:1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能否及时发现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清除积弊毒瘤,是衡量监督是否有力有效的重要标准。着眼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江苏省扬州市纪委监委以查处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系列违纪违法案件为契机,运用系统思维,着力打造发现问题、查处问题、治理问题的工作闭环,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市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专项监督。

截至目前,全市已立案48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人,督促相关部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5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2份,推动制定完善制度78条,切实发挥案件查办综合效应,推动市场监管部门规范履职。

一封举报信牵出市场监管领域诸多问题

2022年3月,邗江区纪委监委收到一封实名举报信,反映2016年底至2018年8月,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甘泉分局综合股股长徐某利用虚构邮寄业务开具发票的手段,套取财政专项资金。

调查发现,问题基本属实,案件持续追查发现,多名分局局长牵涉其中。

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案件暴露了市场监管领域诸多问题:一是自由裁量权成为谋私工具,遇到说情打招呼则少罚、不罚。二是预收罚没款未执行收缴分离规定,有的不开票据不反馈,预收罚没款多达数十万元,在分局账上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三是行政处罚权往往集中在分局局长一人之手,容易失管失控。

“这些问题涉及时间长,部分分局负责人从就任到被查,违纪违法行为没有停止迹象;领域广,既有套取财政资金,也有挪用甚至侵占罚没款,将手中职权用到极致;对象多,从基层分局到区局机关,均有人员涉及。”邗江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市场监管系统经过多轮机构改革,涉及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及知识产权等多项职能。“市场监管系统直面企业、群众,是关系营商环境的重要部门。一旦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扬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2023年3月,该市纪委监委启动全市县级市场监管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监督,紧盯经营主体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聚焦食品安全、医疗器械、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纪执法,精准追责问责,推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作风持续改进。

“纪审巡”贯通协同,形成监督治理合力

2023年3月,江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商标广告管理科原科长、武坚分局原局长孙某某被留置,成为扬州市场监管领域专项监督第一起留置案件。

江都区纪委监委通过比对674家企业数据,重点查找成立时间较短、奖补资金集中、同一法定代表人以不同企业名义领取奖补的企业,徐某某名下2家企业浮出水面。经查,徐某某名下共有5家关联企业领取奖补资金11次、总计23万余元。工作人员进一步核查发现,徐某某与孙某某存在较大资金往来。

“这是一起利用职权便利,把本职工作当‘人情商品’的典型案例。”办案人员介绍,孙某某通过权力入股形式与他人开办“影子公司”,利用职务便利帮助承揽代理业务,同时借申创中国驰名商标、办理知名著名商标等为由,收取相关企业贿赂达73.7万元。2023年6月,孙某某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3年8月,因犯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37万元。

“我们围绕市委关于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工作的意见,采取‘纪审巡’协同监督的方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扬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审计部门着重排查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特别是基层分局、下属事业单位等在财务收支、专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第三方服务、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问题,形成专项审计报告;巡察机构对巡察工作中发现问题开展核查分析,精准快速梳理问题线索;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抓总,建立专门台账,快速流转分办,形成治理合力。

为深入整治突出问题,扬州市纪委监委选取了以下四方面问题作为具体切入点——

严查虚列名目套取资金。发挥审计、巡察优势,对单位财务管理情况全面扫描,发现多个分局存在虚报套取、租金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问题。

严查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围绕群众反映问题,摸排发现11名编外人员存在安排专人充当“黄牛”、以“代办”为名收取服务费问题。

严查违规预收罚没款。针对企业举报问题,细查预收罚没款“来源”和“去向”。2021年,江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查处各类行政案件506件,其中处罚决定送达前预收罚没款案件101件,罚没款入库时间与处罚决定送达时间超过15天案件115件。

严查伙同第三方中介侵占奖补资金。如前述孙某某利用其在知名商标、著名商标、国际商标等政府奖补政策方面审核申报的便利,对接第三方代理服务公司收取好处费等问题。

提前谋划“后半篇文章”,为“靶向施治”打好基础

“我们坚持从政治纪律查起,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摸清‘病症’、精准发力。”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张某某、刘某在先后担任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期间,既不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也不加强监督检查,而是“和稀泥”粉饰太平。两任“一把手”如此,班子其他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也就不放在心上,疏于监管,最终小洞不补、大漏成灾。2023年12月,张某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从四级调研员降为一级主任科员;刘某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综合分析相关地区市场监管系统多名班子成员和分局局长因违纪违法被查处的情况,扬州市以市委名义印发问责通报,督促全市各级各单位党委(党组)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真正履职到位。

在江都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看来,纪检监察建议是做实“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应紧扣建议的立项、制发、送达、监督整改,推动实现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具体而言,提前谋划“后半篇文章”,从市纪委监委部署专项监督工作起即搭建专班,“纪审巡”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做好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场监管系统人员特征、行业特点、管理制度等,为“靶向施治”打好基础。秉持统筹贯通,市纪委监委办公室牵头抓总,党风政风监督室、办案部门及派驻纪检监察组同题共答、多维度“画像”,确保既深入肌理、切中要害,又见人见事、贴近实际。

2023年8月16日、17日,江都区、邗江区纪委监委分别向本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

江都区纪委监委在纪检监察建议中对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是履行主体责任不深不实,多任局党组书记习惯于当“老好人”,任由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 二是权力运行失管失控,在奖补政策落实、编外人员管理、财经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三是行政许可执法乱象丛生,少数工作人员将审核审批职权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将执法检查当作生财之道。四是内部教育管理形同虚设。

针对管党治党工作不实、制度缺位及执行失控、风气不正滋生腐败、队伍管理不严四方面问题,邗江区纪委监委提出以下建议:一要从严从实履行主体责任,二要从严从实扎紧制度笼子,三要从严从实纠治不正之风,四要从严从实抓好队伍建设。

压实主体责任,推动问题整改,健全长效机制

“他们因为‘贪’,忘记了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不仅自己身陷囹圄,还给家庭带来无尽痛苦。”案件查办后,邗江区、江都区纪委监委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推动自查自纠。在政策感召和高压震慑下,两地市场监管系统有43人主动交代问题。

江都区纪委监委将“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于市场监管领域专项监督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提升监督办案综合效果。在推进案件查办的同时,督促简单问题立行立改。如针对有偿代办行为,要求及时在区镇两级服务中心的市场监管窗口、市场监管各分局窗口张贴“零收费”承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后,督促突出问题及时纠治。如针对重要岗位长期不轮岗问题,督促提请区委对7名分局局长进行调整,并制定干部轮岗实施办法。进入建议整改周期后,“室组”联动督促真改实改。如针对个别分局执行财经纪律不严、私设“小金库”问题,督促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发挥预警预防功能。

“纪检监察建议指出的问题,触及根本、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建议有的放矢、管用可行。局党组诚恳接受、主动认领,全局上下不回避、不推脱、不遮掩,不折不扣将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收到纪检监察建议后,江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反馈问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

该局制定33条整改措施,并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整改时限,推动整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如针对奖补政策落实问题,该局建立奖补资金发放公示、申报企业实质性抽查、奖补资金发放回访等三项制度,提升资金发放透明度和规范性。针对行政许可执法乱象问题,该局推动“局队合一”执法体制改革,打造“预警式案源管理系统”,实现全局案源线索的统一登记、统一分流、统一转办,从源头杜绝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整改方案,逐项进行研究、逐条制定措施、逐个狠抓整改。”邗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推动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是强化内控建设,推动制度笼子扎密扎牢;四是细化廉政措施,推动行风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以内控建设为例,该局不断更新完善内部管理、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权力制约机制。加强对区市场监管系统各项重点工作的“全过程”监管,紧盯系列案件中发现的预算管理、财务报支、预收罚没款、行政处罚、选人用人、内部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管、严格审核,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

“市场监管领域专项监督是我们运用系统思维查深查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也为我市治理其他领域特别是行政执法领域问题提供了借鉴范例。”扬州市纪委监委负责同志说。(记者 管筱璞)

(责编:彭静、王潇潇)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