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河南洛阳深化贯通协同

严查群众身边“蝇贪蚁腐”

2024年06月15日09:3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周某某被查后,村里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了。”近日,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白马寺镇周村回访时,村民们说起了村里的新变化。

此前,该区纪委监委在办理该村委会原副主任周某某挪用扶贫资金案时,考虑到案情复杂、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多等因素,综合运用“室组地”协作联动机制,在较短时间内就查清了周某某贪腐问题。最终,周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相关违法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

为提高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效能,洛阳市纪委监委以严查严治群众身边“蝇贪蚁腐”为重要着力点,综合运用协作区制度、“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攥指成拳、凝聚合力,不断提升基层监督办案治理质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洛阳市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就近协作、优势互补、务实高效”的原则,构建“纵向调动有力、横向协作紧密、整体联动高效”的大监督格局。孟津区纪委监委将5个纪检监察室、15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14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分为5大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1名委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牵头调度,区纪委监委室主任当好指挥长,推动实现协作区人员联动、线索联商、信访联办、案件联查、问题联解。

“根据近期监督检查情况,启用大协作区机制,分3个小组同步开展进一步核查……”近日,孟津区在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治理监督时,按照大协作区机制,通过联动监督、互动交叉、统筹推进方式,由纪检监察室外查取证、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联系被监督单位、镇纪委走访相关群众,各方人员并肩作战、有效互补,高质高效完成核查任务。今年以来,孟津区纪委监委5个大协作区已初核问题线索298件,立案114件,联合开展日常监督98次,监督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薄弱等现实问题,对一些时间久远、疑难复杂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该市明确由市纪委监委审查调查室牵头,抽调系统内办案骨干组成专案组,通过“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突出“室”的协调指导作用,常态化开展“室组”“室地”联合办案,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调畅通、衔接及时。

“乡镇地方小、人头熟,办理复杂案件时非常棘手。有了协作区的指导、推动,很大程度上摒除了‘熟人社会’干扰,我们这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技巧和办案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经历了前不久的一次协作办案,宜阳县莲庄镇纪委负责同志说。

此前,在办理该县莲庄镇石村、锦屏镇黄龙庙村村干部违纪案件时,由于案情复杂、人员不足等因素,常规办案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宜阳县纪委监委通过“室组地”联动,发挥室“统”、组“专”、地“熟”优势,在较短时间内查明了涉事村干部坐收坐支、违反规定滥发补助等违纪问题。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当下改是基础,长久治是关键。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采取片区协作、“室组”联动等方式,按照“一权一清单,一单一流程”的要求,完善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清单,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流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栾川县纪检监察机关紧盯“书记的职、部门的责、乡里的情、村里的点、群众的利”五大重点,“室组”联动,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着力破解村集体经济监管不规范、产业项目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嵩县纪委监委根据“室组”联动监督情况,制定“小微权力清单”工作手册,绘制村级工作流程图,标明廉政风险点和相应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推动基层监督走深走实。(本报记者 黄先锋)

(责编:王先进、李枫)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