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湖南岳阳制发监察建议

推动整顿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乱象

2024年06月14日08:2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湖南岳阳城区往南驱车三十分钟,路过一片茂密的树林,就来到相对偏僻的岳阳楼区郭镇乡建中村。记者日前跟随郭镇乡纪委干部前往村里的一个非法厂房原址进行回访。该厂房曾是岳阳鑫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的“黑作坊”,用于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危险废物和废机油直接渗漏,污染周边土壤环境,后来被取缔。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司厂房已被拆除,已完成修复的土地中,种植了一些树苗。“这里是建中村属地监管的区域,现在除了村里日常检查,我们还注重与商务、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联合巡查,严防环境污染问题‘死灰复燃’。”一位当地干部告诉记者。

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显示,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未取得行政许可、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情况下,这个“黑作坊”非法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业务。该企业违法经营被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接到有关问题线索后,岳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岳阳楼区纪委监委、岳阳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查清了案件事实。2023年2月,相关责任人被严肃追责问责,郭镇乡副乡长,建中村党总支部书记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这里位置偏僻、少人来往,属地和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不到位,以至于对其非法经营行为长期不知情。同时,商务、市场监管、环保执法等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不畅通,有执法部门曾经察觉有异常,但因为对行政审批等信息掌握有限,未能及时认定和打击非法拆解报废汽车的行为。”岳阳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黄俭佳告诉记者,结合案件特点,岳阳市纪检监察机关不仅严查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问题,同时注重以案为鉴,督促各地各部门高效履职,合力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循此方向,岳阳市监察委员会向岳阳市商务局发出监察建议书,指出其作为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议自查自纠报废机动车行业监管、行政审批环节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牵头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的监管执法联动响应机制和协作机制,有力整顿行业乱象。接到建议书后,岳阳市商务局一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无证经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业务,检查有证经营企业合规情况、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严防类似问题发生。另一方面建立长效机制,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监管执法责任清单,逐一明确市场监管、公安、生态环境、工信、道路运输等方面的执法事项,确保责任落实落细。

岳阳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杨飞跃告诉记者,为从源头遏制问题、强化行业监管,2023年2月,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7部门建立了跨部门跨区域的执法联动机制。记者查阅文件得知,这一机制要求各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每月牵头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执法行动;对工作中发现的非本部门职责权限、非本辖区的问题,及时移送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及时分享回收拆解企业资质认定、变更、撤销、行政处罚、报废照片等信息。对于履职不力、监管不到位的,严肃追责问责。

在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下,治理成效逐步显现。日前,岳阳经开区商务局接到生态环境问题举报线索后,迅速联系区市场监管局和西塘镇,查到一个报废机动车非法拆解点,现场有车辆3台、车辆尾气排管10多个、零部件若干正在被拆解,造成噪音、粉尘等环境污染,该非法行为被及时打击。去年,岳阳市共开展联合排查或执法121次,高效办结该类违法案件27起。

“联合机制建立之后,在属地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下,生态环境问题线索的发现能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的效率都有明显提升。”岳阳楼区生态环境局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邓鹏告诉记者。(记者 黄秋霞 自湖南岳阳报道)

(责编:彭静、唐宋)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