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分享

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2022年04月16日13:56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5月8日至7月5日,中央第四巡视组对复旦大学党委开展了常规巡视。2021年9月3日,中央巡视组向复旦大学党委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2021年9月3日至12月3日三个月集中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视整改进展总体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校上下合力抓好巡视整改的工作格局。提高政治站位。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深入学习总书记在听取巡视综合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上来。召开校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从思想根源深挖问题、检视剖析,提升巡视整改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政治自觉。加强统筹领导。成立由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文字材料组、信访和问题线索处置组、整改监督组和专项整改组,配强工作专班,先后16次研究整改工作。召开全校二级党委和部门正职范围的动员部署会和中期整改推进会,通过每月分党委书记会等加强全过程指导。强化监督检查。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院系,开展巡视整改督查和成效督导评估。校纪委强化巡视整改政治监督,逐项评估整改落实情况和具体成效。经过巡视整改实践,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显著提升,广大干部师生接受了深刻的政治洗礼、思想教育,全校“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

二是敢于动真碰硬,系统全面推进整改任务落地见效。坚持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一体整改。将中管高校巡视发现的共性问题与对学校巡视反馈意见(包括专项检查反馈意见)紧密结合、一体整改,研究制定全校整改工作方案和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细分为68个具体问题、203项整改任务举措。坚持校级整改与二级整改上下联动。梳理形成院系党委5个方面83项具体举措,做到校院两级党委联动整改、同题共答。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紧密结合。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能够立行立改的,迅速采取措施;对制度缺失、更新和运行问题,坚持标本兼治、及时建章立制,共制定修订48项制度机制;对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提出任务措施,明确阶段性节点目标,强化任务闭环、跟踪问效。坚持巡视整改与其他整改相互贯通。把巡视整改与上次巡视整改不到位问题、国家审计发现问题、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一体整改。目前,集中整改阶段203项总体任务都已全部完成。认真做好信访件的处置办理,对中央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和巡视反馈的个案问题,均已由学校或地方纪检监察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结、初步核实或立案审查。

三是坚持“三线联动”,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建立巡视整改工作调度机制、统一运转机制、对接沟通机制、协作联动机制等四项工作机制,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发挥学校党委“中心线”作用,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动认领整改任务,督查定点联系单位,下沉座谈、走访调研超过160次。强化院系党委“中场线”作用,每个院系对照83项任务清单,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整改台账,党政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班子成员分工落实。加强对党支部“生命线”的精准指导和压力传导,做到责任压实、任务落地。

四是抓好深度融合,以巡视整改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融入”作为落实整改工作的政治要求和方法遵循。注重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将集中整改成果和长期整改任务写入学校“十四五”规划,确保巡视整改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注重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学校党委结合整改,开展教材建设管理、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人才工作、思政队伍建设、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一系列专题调研,着力推动一批重大改革任务和深层次矛盾解决,并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推动整改落实的重要抓手。

二、巡视整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强政治能力建设

1.关于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

一是强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委常委会带头示范,集中整改期间安排“第一议题”13个,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在研究重要问题和重点工作时,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中央相关政策。将二级单位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研究重要问题时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要求作为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目前,全校29个二级院系党委均已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二是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对院系的领学促学作用。对标中央要求,围绕学校中心大局,系统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法规条例、党情国情世情、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等学习模块,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计划安排,提升学习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安排二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列席学校理论中心组学习,编发《中心组学习参考》,开展二级中心组秘书工作培训,加强对二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针对性指导。

三是狠抓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落地。完善并执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编发《理论学习参考》,突出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的跟进学习。丰富内容供给,推动更多联组学习、实地研学,提升政治理论学习成效。全校29个院系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实现全覆盖。学习强国全国总平台转载学校制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视频微党课,单集点击量近70万次。

2.关于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方面

一是扎实推进“第一个复旦”建设。校领导班子带头在中层正职干部专题研修班、教师节大会等场合宣讲“第一个复旦”深刻内涵,理直气壮叫响“第一个复旦”。组织“第一个复旦”系列研讨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完成学校“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编制工作,指导全校所有29个二级院系都对标总书记关于建设“第一个复旦”的指示要求修订本单位“十四五”规划,加强对中国特色世界顶尖大学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开展第十五次党代会落实情况阶段性督查,把建设“第一个复旦”目标要求贯穿融入各领域工作。调研显示,全校师生对建设“第一个复旦”总体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高度认同。

二是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持续推进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制定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建设实施方案,组织专家团队开设《共产党宣言》精讲和“四史”系列课程,2021学年秋季学期选课学生达2800余人。广泛开展“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系列活动,开设望道大讲堂,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黄宝妹等先后走进校园,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望道研究院实体化,建设上海市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分中心,深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宣言精神和红色文化研究。已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党报党刊上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校党委书记领衔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共产党宣言》精神的丰富内涵与育人价值研究”,召开系列学术研讨会,出版《信仰之源,真理之光——纪念〈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学术论文集》。加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新近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建成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出版《复旦大学烈士传》,联合上影集团、义乌市委发起拍摄的电影《望道》即将上映,进一步推动将学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

3.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

一是坚持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育师生。制定常态化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方案,从2021级本科生起实现“四史”系列课程全覆盖。牢牢把握建党百年大庆等重要契机,组织开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报告会、专题学习会,精心做好庆祝建党百年各项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用好“大思政课”,广泛开展师生社会实践活动,7000余人参加2021学年秋季学期社会实践。发挥专家宣讲团、博士生讲师团、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学生志愿讲解服务队等作用,开展基层院系、社区、军营等宣讲100余场,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校内外大课堂,让师生进一步深刻认识我们党100年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认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针对性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情况,每月召开分党委书记会,定期召开分管教师工作、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例会,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加强剖析总结和警示教育,将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全面纳入综合绩效考核。面向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海归教师等开展专题研修和国情教育,组织“百年复兴路、时代新长征”教师专项社会实践,覆盖近千人,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四个自信”。用心组织好开学、毕业典礼,强化仪式教育。

4.关于增强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意识方面

一是强化智库服务国家导向。立足“两个大局”,加强统筹谋划,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增设“决策咨询”专项,进一步优化校内智库体系。加大对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研究院的支持力度,推进中国话语与国际传播创新基地建设,持续建强复旦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不断增强复旦智库的世界影响力。以重大现实问题为牵引,推动文理医工跨学科咨政研究,大力提升智库成果产出能力。完善智库系列人事评价和管理机制,健全青年咨政人才引育机制,推动更多高水平咨政建议转化为国家政策。

二是进一步服务支撑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等。加大科研组织力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练一批协同创新任务,推动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库。鼓励校内优秀团队积极申报“揭榜挂帅”项目,2个项目进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答辩。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承担交叉建设任务和研究项目,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进“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试点工作,支持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项目。规划设置“两大工程”二期、“中华早期文明多学科研究”等重大研究计划,加大文科科研联合攻关。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关于思政课建设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思政课质量。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力度,系统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加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最新研究成果向育人资源的转化,已启动9门课程、14种教材建设。每月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动态更新课件讲义,及时融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出版《“战疫”中的思政课》系列丛书、宣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大力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推动相关研究成果有效转化,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本科生必修课,新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研究生课程,新设“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向并启动博士研究生培养。建立研究生思政课教研室,强化“三集三提”机制。制定《兼任思政课教师选聘办法》,邀请党政干部、时代先锋、行业楷模等走上思政课讲台,开设《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等思政选修课,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讲好讲透思政课的示范作用。

二是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细则》,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各教学单位具体工作要求。推广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方法,编写课程思政《百问百答》《优秀教学案例100》,推出“课程思政名师大讲堂”系列直播,逾400万人次收看。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开展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全部29个院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课程思政能力建设,70%以上院系制定了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建立了台账、编写了指南。

三是强化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开展新晋研究生导师全覆盖培训,常态化开展导师培训,突出教书育人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健全导学矛盾化解机制。加强研究生导师上岗遴选工作,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6.关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方面

一是强化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教师高级职务聘任实施办法》,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党委书记为新入职教师上师德师风“第一课”。全校29个院系实现师德师风教育全覆盖。

二是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宣传践行“五为四守九不要”的校风学风倡议和“四用四不用”的教学规范,优化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项目,支持学术类社团建设,在全体研究生新生中开展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师生互动和学术训练的要求。加强学位论文质量把控,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对相关学位论文启动调查。

三是完善师德失范和学生违法违纪警示制度。严肃处理有关个案,在一定范围进行通报警示,编发警示教育案例10个,二级单位全覆盖开展专题教育,把师德失范纳入年终绩效考评负面清单。

7.关于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

一是将立德树人要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制定《关于落实“四贯穿”、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由“抓重点、补短板”向“抓贯穿、强体系”转变,推动改革成果长效化制度化,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二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制定《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办法》,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拓展公共体育课程供给,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公共体育课程,开课量从260门次扩展到300门次。开展“面向人人”系列赛事活动,一学期1.5万人次参与,积极营造“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秋季学期开课量较春季学期增加450%。探索学生艺术实践记录制度,健全艺术实践全覆盖机制,丰富艺术实践和展演。推进《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劳动教育不少于32学时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寝室”创建与评选活动、“园区党建实践服务岗”等劳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制度举措,进一步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短板,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三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整体谋划,坚持健心与育德相结合、心理建设与预防干预相结合,科学设计“十四五”心理健康教育核心指标。强化培训,2021年下半年分层分类培训220场、1.1万余人次,进一步健全师生联动及时发现识别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机制。坚持专兼结合,充实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推动专业化职业化,深化医校结合内涵。

四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制订学校《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以及系列配套文件,坚持破五唯、立新标,大力改进学科评价、教育教学评价、科研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探索建立以立德树人成效为中心、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制度机制。

五是完善学科调整优化机制。健全学科融合创新的管理制度,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完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提升的调整优化机制。加快推进创新学院建设,系统谋划推进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扎实推进新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8.关于重视教材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教材建设规划。学校党委组织开展新形势下教材建设与管理专题调研,编制实施教材建设“十四五”规划,启动“七大系列百本精品教材”项目建设计划,力争在“十四五”期间编写出版不少于100本精品教材,推动院系编制教材建设专项计划,建设高水平专业教材300本以上。

二是打造精品教材。规划新编或修订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教材68本,大力推进“中国经济学”“中国法学”“中国新闻学”系列教材建设,法学院启动《法律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等教材编写,经济学院3本教材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重点建设项目,新闻学院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建设和培育8个校级教材研究基地,邀请一批政治立场坚定、学术水平高超、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主持教材编写工作,已形成23个项目。

三是立足主动加强教材内容更新与审核把关。制定《教材建设管理细则》,充分发挥教材委员会在教材建设、选用、审核、把关中的作用,建立全校教材库。开展全校人文社科教材规范管理与建设专项行动。即时组织编写补充讲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地融入教材,全部12个哲学社会科学院系新编或修订讲义579种、涉及课程525门。

9.关于加强非学历教育管理方面

一是开展强化非学历教育管理专项行动。强化准入审核,全面清理不具备资质的办班行为,遏制少数单位存在办班逐利化倾向。

二是完善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落实《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研究制定《非学历教育管理机构方案》,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对全校非学历教育实施归口管理。

(三)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0.关于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方面

制定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强化党委议大事谋大事、校长办公会抓执行抓落实的作用。强化前置把关和督查督办机制,制定《重大决策师生参与工作实施办法》《督查督办工作实施办法》,规范征求意见程序,建立决策事项督办系统,设立督查办公室,加强对决议事项的逐项督办落实。

11.关于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方面

加强《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培训,对全校院系党政负责人、师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全覆盖开展专题培训。制定《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具体措施。指导院系党委进一步完善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组织开展落实两个议事规则专项督导。29个二级院系党委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院系党委会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制度,加强院系党组织对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的领导。

(四)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12.关于履行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责任方面

一是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强化领导班子担责意识,把意识形态“一岗双责”作为年终述职、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重要内容,压紧压实二级单位党组织责任。

二是增强政治敏锐性、把握战略主动。加强风险研判,针对党政干部、教师和学生工作队伍分类开展专项培训和警示教育,全面提升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能力。编发学习参考材料,不断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13.关于加强阵地管理、防范风险方面

把牢课堂主阵地,对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升用网管网能力,全覆盖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制定《新媒体管理办法》,成立全校“网络育人联盟”,扩大新媒体矩阵影响。

(五)深化从严管党治校

14.关于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方面

一是突出“严”的主基调。完善校党委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建立党委书记与纪委书记双周沟通工作机制。修订《关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经常性谈心谈话机制,严格校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报告“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的要求。

二是强化压力传导。修订考核办法,在年度考核基础上增加平时考核、任期考核和专项考核,强化对二级单位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考核评价。校领导班子带队深入一线开展巡视整改督导评估,进一步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整改到位,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三是完善校内巡视制度。精准把握政治巡视定位,将中央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纳入校内巡视观测点,将整改落实情况作为校内巡视监督重点,加强巡视上下联动。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校内巡视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校内巡视整改专项督查实施办法》,完善情况通报、会商研判、沟通协调、成果运用和整改监督机制,健全“回头看”机制,形成监督闭环。制定《关于建立党委巡视专员制度的方案》,加强巡视专门力量,提升巡视监督质量。

15.关于纪委履职尽责方面

一是加强政治监督。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第一个复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深化政治监督。聚焦巡视集中整改、国家审计整改、课程思政建设等情况,开展专项政治监督。

二是推进同级监督。建立校纪委向校党委报告、会商重大问题的机制。修订学校《纪委委员定点联系二级单位工作办法》,形成纪委委员指导督促二级纪委开展同级监督机制,建立学校专职纪检干部联络员制度。实现全校二级纪委设置全覆盖,配齐配强二级纪委书记。

三是做实日常监督。制定实施纪检干部学习培训三年规划,建立专门针对专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全方位提升纪检干部队伍业务水平。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委专责监督与校内各类监督协同贯通的工作举措》,建立各类监督的贯通融合机制,构建统筹有方、协调有序、贯通有力、运转有效的校内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能。集中整改期间,对资产出租出借、非学历教育、校办企业、附属医院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

四是严格监督执纪。制定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工作细则》,严格规范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处分执行、案件监督管理等各环节,着力从制度上破解不会不敢不想监督问题,破除执纪宽松软现象。

16.关于防范重点领域廉洁风险方面

一是针对非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领域。全面排查全校非学历教育特别是干部培训情况,对相关问题即查即改。制定《关于加强非学历教育培训内部管理风险防控的若干规定》《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结项管理和结业证书管理暂行办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非学历教育培训、合作办学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开展地方合作机构人员管理、业务管理专项调研,制定《校地合作省级统筹管理机制方案》,及时选派干部、充实地方研究院力量,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机构规范管理。

二是针对招标采购领域。加强采招中心建设,强化专业力量培训。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防范串标行为。规范招标过程管理,制订招投 标廉洁风险点清单,着力加强专家遴选、资格审查等重点环节监管。强化全过程宣传警示教育,与招标采购各环节人员签订廉洁承诺书。

三是针对科研经费管理领域。严格预决算管理,分类设置科研项目支出明细标准,加强经费决算结果评估,提高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科学性和使用效益。完善科研财务管理系统,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健全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教育和专题培训,加强验收审计管理。

四是针对校办企业领域。加强党的领导,将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写入上海复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章程,明确公司党委主要职责和必须经公司党委研究讨论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强化所属企业治理体系建设,制定系列管理制度,加强对所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推进所属全资控股企业建立健全“三重一大”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是针对附属医院领域。加强对附属医院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干部的日常监督,开展直属附属医院行风专项督查和重点领域专项调研。制定《附属医院关键岗位干部任期交流管理制度》,推进重要岗位轮岗交流。落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任务,制定《关于加强附属医院纪检工作的意见》,建立附属医院纪委书记联席会议机制,不断提升附属医院纪检工作规范化水平。制定《直属附属医院开展监督执纪相关工作指引》,把监察职能有效覆盖到直属附属医院。

17.关于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加大会议精简力度。制定《复旦大学会议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别会议参会人员规模、会议筹备与组织、会议时长、会议数量等作出分类规定,严格管理控制。

二是推动校领导班子深入联系基层。认真落实《深入基层一线联系师生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共计实事项目721项。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落实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党委书记带头接访,解决了长期信访难题。

三是推动工作落实。针对一些工作缺乏有效跟踪指导检查的问题,限期整改。建立样板党支部工作展示评估机制,启动实施“光华·书记谈”基层党建项目,组织百余名学生党团员采访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形成支部书记笔谈,汇编创建工作案例86个,加强工作经验交流。开展针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第一批专项行动的民主党派监督,开展“三全育人我当先”系列实践活动成效自查自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18.关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方面

一是强化领导班子政治站位、视野格局和忧患意识。围绕政治能力建设举行全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题培训,加强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研讨,领导班子带头强化政治担当,胸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敢闯敢试、勇争第一的意识,克服小富即安思想。

二是敢于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发挥学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各领域改革攻坚任务的统筹协调、推进落实。研究确定围绕“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需要重点推进的改革举措,凝练形成并稳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机关效能综合改革等重大改革任务。

三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合理控制议题数量,改进和提升党委常委会议事质量和决策效率,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建立跨条线统筹协调机制,班子合力进一步增强。

19.关于加强关键岗位干部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干部队伍的科学系统谋划。编制干部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工作举措。制定修订《重点岗位定期研判工作规程》等8项文件、制度、工作规程,建立干部任前审核把关联动等会商机制,分类构建干部信息库,加强对干部队伍的精准分析研判。

二是加强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对全校二级领导班子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加强院系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整体谋划,研究制定院系优秀“双肩挑”干部储备培养计划,强化源头发现、系统跟踪和科学培养。制定《中层领导干部轮岗交流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干部多岗位历练,启动校内挂职锻炼工作。

三是加大年轻干部战略培养储备。启动新一轮优秀年轻干部调研,建立动态补充调整机制。加快优秀年轻干部配备,2021年6月以来新提任副处级干部61.5%为40岁左右,新提任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46.7岁,呈显著年轻趋势。

20.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筹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新时代人才工作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完善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政策举措。强化校院协同,推动相关试点院系自主编制实施人才引进规划。

二是完善对内发现和培养人才机制。深入推进“卓越2025”人才计划,落实首批“卓识”“卓学”人才支持资源,给予人才更大资源使用自主权,启动第二批遴选工作。制定《“双一流”绩效实施方案》,建立与“双一流”建设成效挂钩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

21.关于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方面

一是建立干部到龄预警机制。依托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工作规程,对超龄干部启动即退即补调整程序。

二是健全考核体系。修订学校《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办法》,围绕立德树人、“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的目标任务,明确分级分类考核重点,强化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

三是加强干部兼职管理。修订学校《中层领导人员兼职及取酬的管理规定》,开展兼职专项整治,对超职数兼职的干部限期予以清退。

22.关于对院系党建工作加强指导方面

一是加强对院系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和监督。严格落实校领导定点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将联系指导、推动工作情况作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依托“复旦·1925”党建平台,加强日常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对院系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党组织换届、党费交纳、失联党员管理等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督导提醒,将相关情况纳入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

二是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实中央和市委相关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和落实党委与行政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在6家直属附属医院全覆盖设立党的工作部门,开展医院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将党建工作情况纳入校内巡视、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3.关于推动院系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方面

聚焦院系议事决策机制,开展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党委副书记专题培训,严格落实院系党组织对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的政治把关要求。强化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结果运用,探索设立院系党建工作绩效指标,将院系党组织推动改革发展情况纳入综合绩效考核范围。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对全校教师党支部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支部建在教学科研管理一线,深入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从组织上保证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24.关于党支部发挥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作用方面

一是健全和落实教师党支部对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价等的政治把关机制。启动实施党支部书记跟踪培养计划,坚持双向提升,加强党支部对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价进行政治把关的培训指导。健全完善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制度,把党支部政治把关作为向二级党组织述职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支部书记工作例会制度,确保党支部参与本单位改革发展重大决策。

二是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引领工作,进一步落实党员学科带头人“一对一”联系青年教师制度。

(七)落实整改政治责任、推动真改实改

对于上一轮巡视整改不到位的问题、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强化政治责任,深入查摆、深刻剖析,提出了多项具体整改举措,一体整改、一体推进,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从源头上完善防范措施、堵塞漏洞,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做到“不贰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学校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教育、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对标对表、强化政治担当,以对中央、对人民、对学校发展和师生负责的态度,以永远在路上的劲头,驰而不息抓好长期整改、深化整改。

第一,继续扛起整改责任,进一步抓落实、求实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要求,继续担负好巡视整改政治责任,确保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已完成的整改事项,主动开展评估和“回头看”,不断深化巩固已取得的整改成效;对易反弹问题长抓不懈、久久为功,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对需要长期推进的整改事项,按照既定时限和措施紧盯不放,完成一项销号一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大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做好“后半篇文章”。

第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管长远、治根本。推动整改成果制度化,狠抓新修订制度贯彻落实,落细落实运行保障、监督检查、评估考核、追责问责机制,形成制度闭环;推动整改成果常态化,着重把深化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推动整改成果长效化,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健全完善正风肃纪反腐、干部轮岗交流、内部管理监督等制度,扎紧织密制度笼子,确保既能立竿见影、更能正本清源。

第三,统筹运用整改成果,进一步提质量、上水平。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教书育人中心工作,把整改成果进一步化为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长效举措和强大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整改促改革,把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评价体系、医学教育管理等长期整改任务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安排,通过深化整改扩大破解难题的突破口;以整改促发展,把深化整改与“十四五”开好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更好结合起来,在攻坚克难中实现巡视整改和重点工作两促进、双提升;以整改促稳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意识能力。以全面深化整改的实际成效,向党中央、向人民交出合格政治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欢迎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021-65641142;邮政信箱: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封上注明“对复旦大学关于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电子邮件:xsb@fudan.edu.cn。

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

2022年4月15日

(责编:王欲然、任一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