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08:2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深深牵挂;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坚强作风纪律作保障。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带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使命担当,立足职责定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实打实、硬碰硬和科学精准的监督执纪问责,全力保障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
胸怀国之大者 坚决扛起保障脱贫攻坚使命担当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20年1月13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将保障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行专门部署。事实上,从2016年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起,“扶贫领域”、“脱贫攻坚”的词语和有关部署要求,出现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工作报告中。
透过全会部署,得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于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对于保障脱贫攻坚的持续发力。
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源于“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源于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反复强调,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在“两个维护”上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必须坚决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赵乐际同志多次强调,脱贫攻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纪委监委的监督要一直跟到底,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央纪委常委会多次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努力把深入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保障脱贫攻坚的理念思路和部署安排。赵乐际同志先后深入云南、四川、黑龙江、河南、江西、湖北、辽宁、宁夏、河北、海南、安徽、甘肃、贵州等基层一线调研指导,走访困难群众和基层干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督促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先后赴甘肃省定西市、陕西省延安市、四川省马边县和雷波县、吉林省梨树县等贫困地区调研,要求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清除啃食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腐败分子,切实维护广大基层群众切身利益。中央纪委领导同志的实地调研,既是对当地工作的有力检查、督促、推进,又把调研成果上升到全国性的工作指导,使纪检监察工作始终紧跟党中央要求、紧随脱贫攻坚任务发展变化,不断与时俱进、及时调准工作重点,持续发挥保障和促进作用。
以科学部署保证持续发力,在持续发力中体现担当。这样一份时间表、任务书,记录了中央纪委保障脱贫攻坚的坚实足迹:2016年2月,中央纪委对首批62个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线索进行重点督办。2017年7月3日,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在北京召开。2017年12月6日,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2018年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2018年8月25日,深化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工作推进会在延安召开,对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2018年10月,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26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2019年12月下旬至2020年1月中旬,根据党中央部署,中央巡视组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省区市和中央单位全部开展“回头看”。2020年3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7省区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四川、贵州等7省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
令出惟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带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部署要求,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措施,集中力量做好相关工作,坚决扛起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的使命担当。
压实政治责任 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尽锐出战
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原党组书记、主任刘忠诚等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不力、作风漂浮等问题;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委原常委、西吉县委原书记马志宏失职失责导致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浪费闲置问题……这些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曝光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曝光的目的,在于强化警示教育,释放扶贫领域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强烈信号。
打赢脱贫攻坚战,主体责任必须上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按照党中央要求,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和书记自觉履行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确保党的领导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以及其后开展的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同样聚焦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不发散,首先看的就是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落实了没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了没有,以及时发现问题、有力督促整改推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啃下“硬骨头”,两个责任要共同发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带头打好搭平台、建机制、抓督促、汇情况、促联动等专项治理“组合拳”,综合运用督办督查、调研指导、线索移送、通报曝光、约谈问责等工作手段,强化政治监督,压实各级党委和纪委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督促职能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过发函督办、当面交办、实地督办、要求提级查办等方式,压实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以强监督促责任落实,连续3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调研督导,及时向有关省区纪委监委反馈发现的问题,提出要与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等集成整改、一体整改的意见建议。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导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挺在前面,重点监督检查和纠正落实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态度不坚决、工作不扎实、敷衍应付问题,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落实不力问题,以及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推动责任落实、促进作风扎实,确保脱贫攻坚真实可靠、够格达标。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根据交通扶贫项目规划和资金拨付在部里、具体实施在地方主管部门的实际情况,推动建立部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紧盯项目和资金全过程监管、各省级主管部门负主责、市县主管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河南省纪委监委对脱贫攻坚实施全方位监督检查,重点抓对47个贫困县实行挂牌督办全覆盖、对有贫困人口的县(市、区)实行监督执纪问责全覆盖。每到年底,四川省纪委监委都会梳理分析各地工作情况,集中约谈一批扶贫领域问题反映突出的县(市、区)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将责任和压力传导到一线。
问责只是手段,尽责才是目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对脱贫攻坚“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严肃问责,持续加大对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问责力度,努力实现以执纪问责促作风转变,以作风攻坚推动脱贫攻坚。同时,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科学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对一般性失误和轻微违规违纪且未造成实际损失或恶劣影响的,提醒引导其认真汲取教训,对发生较大失误但本人主动承认错误、态度较好、有积极改错纠错实际行动的,给政策、给机会、给出路,酌情减轻处理或免于处理,帮助其按照党组织指明的方向,将功补过、重整行装再出发。
严管厚爱,有效激发尽锐出战的精气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集体研究决定,用脱贫攻坚资金发展白玉蜗牛产业项目,但因经验不足、缺乏技术指导,项目黄了。宜州区纪委监委启动问责程序,调查认定项目失败属于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不存在谋取私利问题,决定给予容错免责。屏南乡党委书记陈锡丰动情表示:“我们立行立改,全力把损失补回来。”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纪委监委督促组织部门制定《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试行)》,分3批召回30名因能力不足导致工作不力的扶贫干部进行“回炉锻造”,试岗考核合格后全部返回原岗位工作,让他们轻装上阵、以昂扬姿态投入战贫之中。
坚决斩断“黑手” 切实维护基层群众切身利益
“冯新柱对扶贫工作敷衍应付,甚至利用手中扶贫资金管理权谋取私利……”今年年初的“反腐大片”《国家监察》,披露了首个被通报扶贫不力的“老虎”冯新柱的违纪违法细节,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党中央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凡是再动扶贫这块奶酪的要严惩不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机关的明确要求与殷殷重托。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始终保持扶贫领域反腐败、抓作风的高压态势,对敢伸黑手者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有坚定不移的态度,还要有科学有效的招数、打法。
“在专项检查中发现某地扶贫办用财政扶贫资金违规发放津贴……”这是国务院扶贫办移交过来的线索。加强扶贫领域问题的查处,首先要拓宽问题反映渠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动对接财政、审计、扶贫等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中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畅通来访、电话、网络等群众举报渠道,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查处重点,发现一起、严查快办一起。如坚决查处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落实扶贫工作不力、借扶贫谋取私利等问题,及时处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移送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从上面抓起、从高级干部抓起,释放出强大震慑效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肩负着对全国纪检监察机关领导指导职责,加强督办、传导压力,是推动工作的另一重要“撒手锏”。每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都会集中筛选各地一批典型问题线索,持续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对其中重大复杂案件要求地方纪委监委提级办理。比如“湖南涟源古塘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严重串通投标”“安徽阜阳‘刷白墙’”等问题,都是由中央纪委直接督办,一竿子插到底。专项治理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对近百件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典型问题线索进行督办,对500余名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通过持续督办传递强烈信号,推动省、市、县纪委监委持续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不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要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大起底”和“回头看”,聚焦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视巡察,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据统计,2017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万余件,处理6.5万人;2018年查处13.1万件,处理17.7万人;2019年查处8.5万件,处理11.8万人;今年上半年查处3万件、处理4.4万人。“应该说,2018年是一个查处的峰值,后面慢慢回落,这也是高压态势之下存量减少、增量遏制、知止氛围逐渐形成的体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室同志分析。
坚决查处,还要加强公开通报曝光,放大震慑效应。2016年8月1日,中央纪委首次公开曝光第一批重点督办的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件。2018年又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集中曝光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典型案例。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紧紧跟上,仅今年1月至6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曝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就达3394起。“如坐针毡、后悔不已,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一位被通报的干部说。
与高压态势、查处力度加大相伴的是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与群众获得感的提升。四川省凉山州15岁女孩安苏则,8岁起就和爷爷两人相依为命,村里为她申报了特困儿童补助,但钱却被乡干部挪用。在当地纪委监委发现并查处之后,这笔追回来的补助让她能继续上学,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牵头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整治,像安苏则这样从中受益的还有很多很多。据了解,专项整治期间,推动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数量减少26.7万;贫困县新建46个乡镇卫生院、1022个村卫生室;全国新增符合政策参加医保的贫困人口82.4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开工132万户、竣工127万户;解决65.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铁骨柔情,对腐败分子的强硬、决绝,正是因为心里装着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党的好政策的落实、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实现,有纪检监察机关保驾护航。
坚持统筹推进 以高质量监督保障脱贫攻坚实效
决战决胜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给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关键时期、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
紧随其后,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监督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监督的措施意见。很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的工作意见》,分项列出当前最紧要、最急需保障落实的“硬杠杠”,指出要围绕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落实“六保”任务等部署要求,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聚焦复工复产达产、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加强监督、保障执行。其中在脱贫攻坚方面,明确要紧盯全国未摘帽的52个国定贫困县、紧盯“四不摘”政策落实加强监督检查。
按照意见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监督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的贯彻落实,及时将扶贫产业复工复产达产、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监测帮扶因疫返贫致贫人员等方面纳入监督重点,以强监督促抓落实,以抓落实保证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2月底,在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反馈问题、有力督促下,广西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首架护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返岗务工的飞机从柳州起飞。曾担心疫情影响收入的广西籍务工人员刘永娇感叹:“政府用专机把我们送到浙江海宁的公司,真是太幸福了!”
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是科学方法论,也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鲜明特色。这在保障脱贫攻坚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中得到充分体现。陕西省延安市纪委监委适应改革后监督对象范围扩大的实际,及时将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有关扶贫的信访举报,录入全省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台账,为深化专项治理工作夯实了基础。湖北省咸宁市着力打通“四项监督”,以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为“指挥部”,牵头抓总扶贫领域监督工作;市纪委监委4个监督检查室、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6个县(市、区)纪委监委,以及市委巡察办作为“特战队”,实现对全市扶贫领域监督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动、一起落实”。安徽省纪委监委着力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全省向乡镇(街道)派出1307个监察办公室,分片设立387个纪检监察协作区,选配17945名村级纪检委员,构建起以协作区为载体纽带、县乡村上下联动的立体监督网,强化了基层监督,激活了脱贫攻坚日常监督的“神经末梢”。
统筹兼顾、一体推进,还体现在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融入脱贫攻坚监督、持续深化标本兼治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带领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延伸一体推进“三不” 的成效、经验、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如重庆市自2018年6月以来,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工作,针对扶贫领域案件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和问题,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据统计,该市有扶贫任务的区县已制定完善相关制度百余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监委针对扶贫领域“微腐败”比较突出的问题,通过推动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统筹监察信息员、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多支力量照单监督,推进村一级公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精准有力的监督,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在坚决完成脱贫攻坚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中,纪检监察机关挥笔写就了厚重而精彩的篇章。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纪检监察机关将牢记职责使命,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砥砺前行!(记者 师长青 黄月 转载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