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河南许昌深入推进基层组织以案促改:剖出真问题 建起硬制度

2018年10月31日09:3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剖出真问题 建起硬制度

“村干部一言一行都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倘若管不好自己的手,终究要自食其果,被群众唾弃……”前不久,河南省禹州市纪委监委为3831名新当选村“两委”成员上的第一课就是“以案促改”课。

“这些违纪案例,听得我头上直冒汗,真得以他们为戒,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新当选的禹州市方山镇白庄村党支部书记白玉臣课后说。

2459个村(社区)新当选的“两委”成员全部接受任前警示教育,累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526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1.3万人次……河南省许昌市深入推进基层组织以案促改,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创新警示教育手段,以案明纪明法。

警示教育“活”起来

许昌市纪委监委创新警示教育载体,注重发挥身边“活教材”警示作用,增强基层干部的“免疫力”。

“在我人生一帆风顺之时,事业却戛然而止。因我不学纪、不懂法,挪用公款5万多元,曾经的美好生活灰飞烟灭……”这是许昌市纪委监委拍摄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片《褪色》中的段落。《褪色》选取3名因职务犯罪服刑的乡村干部现身说法,在全市所有村(社区)巡回播放,以高墙内的忏悔敲响高墙外的“警钟”。

许昌市围绕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三资”管理、征地拆迁等10个方面,筛选村组典型案件29起,编写涵盖案情、点评、纪法链接的《深化推进乡村以案促改典型案件选编》9000册,作为基层干部“案头书”。同时,还以这些典型案例为蓝本,组织拍摄了一系列微电影。

查摆剖析“实”起来

为确保基层组织以案促改工作做细做实,许昌市对2459个村(社区)一一“过筛子”,重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885个村(社区)开展“一案一整改”。

长葛市后河镇榆林村围绕村党支部委员杨志民违规将其父母列入贫困户一案,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案情、宣读处分决定、违纪人员现身说纪。建安区将桂村乡老岗杨村村委会主任潘天顺违规占用集体用地建设豪华别墅案件延伸到全区15个乡(镇、街道)和377个行政村开展以案促改,受教育基层干部8000余人,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18场,梳理剖析问题42个,修订完善制度17项。

非案发村(社区)也不能“置身事外”,许昌市要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建立典型案件库,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筛选典型案件以案促改,对症下药,有“病”早治疗,无“病”强筋骨,实现“一案一查摆”全覆盖。

建章立制“管”起来

警示教育大会开过了,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剖析了,“病灶”也查找了,会不会雨过地皮湿,思想上的“弦”绷紧不了几天?

许昌市纪委监委重点抓好建章立制环节,针对查摆剖析暴露的问题,围绕授权、用权等环节和明责、履责、追责等建章立制,修改完善不适应形势发展或存在漏洞缺陷的制度机制,促进制度规范、管理规范、流程规范,着力实现“改”这个目标。

禹州市褚河镇结合岳庄村虚报冒领拆迁补偿款窝案,先后出台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工作制度意见、项目建设补偿联签公开制度以及重点项目廉政风险评估制度。

截至10月中旬,许昌市各乡村对照问题清单,研究制定整改方案428个,制定整改措施5541项,解决各类问题3361个。

“我们把深化推进基层组织以案促改与村居巡察整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干部作风建设、基层党建发展结合起来,一体推进‘三不’长效机制建设,让干部有使命感、群众有获得感,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政治生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许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赵文峰表示。(张斐 王晓晓)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