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13:2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今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在全区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自治区、市地、县区三级联动,多措并举,分步骤、分阶段推动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高位部署,确保专项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纪委九届三次全会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表现,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对照检查、逐条查摆,拿出过硬举措,扎实有效整改。出台《关于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文山会海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明确整治范围、整治重点、方法步骤及有关要求,确保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抽调专人成立集中整治工作办公室,统筹部署全区集中整治工作,7市地纪委监委分别设立专责机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督促本地本部门党委(党组)切实担负起抓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推动“四风”整治纵深化、常态化。
严格审核,确保自查自纠见质见量。自治区各级党委(党组)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10种表现,认真查摆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地本部门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在第一阶段自查自纠中,全区共自查问题1731个,普遍存在站位不高、查摆问题不深不实、未见人见事见细节等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立即责成重新自查,并明确提出“各党委(党组)需带头、围绕职能职责排查问题,自查报告中问题篇幅不能少于60%,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并列出问题清单、主要表现清单、重点人和事清单”要求。全区各级集中整治工作专项办公室坚持时间服从质量、本着“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原则,对各部门自查报告严格审核,逐一研判分析,达不到要求就退回。今年3月至8月,部分单位自查报告退回已达8次,向全区释放了“集中整治自查不过关、工作不结束不转段”的强烈信号。
蹲点督导,确保问题整治精准有效。4月至7月,自治区纪委监委先后组织2批17个督导检查组,对7市地、64家区直单位、82家市地直单位、47个县区进行督导检查,采取面上督导与蹲点督导相结合,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共发现问题394个,移交问题线索96个。在整治形式主义上,着重检查基层集中整治工作部署、宣传发动、自查发现问题是否准确、提出整改措施是否恰当等;在整治官僚主义上,着重在工作现场、服务窗口、办事大厅、村居等地采取实地走访、模拟办事、电话咨询、发放政治生态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察访。
传导压力,确保“两个责任”全面落实。用好听汇报这个“防疫针”,由自治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听取9家区直单位党委(党组)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现场指出各单位普遍存在查摆问题不深、不实、不透的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用好约谈这个“撒手锏”,自治区纪委监委领导陆续约谈有关区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指出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督促其承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各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也对综合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就履行好“一岗双责”以及开展好集中整治工作等方面定期组织提醒谈话,传导压力。各市地主动作为,陆续召开集中整治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摆问题,如山南市委,日喀则市18个县区、65家市直部门相继召开民主生活会,第一责任人带头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查摆剖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集中整治工作敷衍应付、问题线索办理拖拉,侵害群众利益反映突出而没有及时查处或者调查不够深入的,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教育引导,确保思想认识逐步提升。充分发挥通报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针对在自查自纠、监督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自治区纪委监委集中整治工作办公室专门下发通报,将存在问题的市地、部门一一点名通报,并将不作为慢作为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强化理论学习对思想认识的提高引导作用,针对在督导检查和应知应会测试中发现的理论学习粗糙浮浅、日常积累不够重视、领导干部带头学习不足等问题,以现场反馈、开会强调、组织谈话、批评教育等方式进行督促提醒,从思想上端正党员干部认识,使各党委(党组)进一步强化教育意识,带动干部学深学实学细学常。(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