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地方动态

“公车亮明身份”还需前进一步

张涛

2018年08月06日08:33    来源:湖南日报

原标题:“公车亮明身份”还需前进一步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车轮上的腐败”,全国各地公车纷纷亮明身份,不再“隐身”。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部署或已完成公车标识工作。有关专家表示,全国公车标识工作推进迅速、成效显著,破解了“多年想解决没解决的问题”。

公车私用和公款吃喝、公费旅游一起并称为“三公顽疾”,不仅浪费巨大,还滋生特权腐败。为遏制公车私用,各地各部门想了很多办法,甚至用上了GPS定位,“车轮上的腐败”却依旧禁而不绝。相比之下,公车“标识化”不失为简单可行的办法。只需要在车身张贴或喷涂标识,让公车亮明身份,就等于戴上了“紧箍”。在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出现在景区、酒店等不该出现的场所,无异于公车私用者不打自招,也难逃群众的雪亮眼睛。

自党中央、国务院2014年7月公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来,短短四年时间,全国各地均已启动或完成公车标识工作,推进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充分彰显了接受社会监督的改革诚意。如果把公车私用比作难言之隐,党和政府并未讳疾忌医,而是开诚布公让公车在阳光下“奔跑”,把治病的权力交给公众。这一勇气和胆识,本身就值得点赞。

当然,完成公车标识工作还只是第一步。公车私用乱象不会一“标”就灵,接下来还须进一步完善工作细节和配套措施。

首先,要加强标识规范。从全国范围来看,公车是亮明身份了,但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盲区和漏洞。比如一些地方只标识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没有覆盖到,有的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的公务用车也未纳入标识监管。同时,一些标识设计过小、不明显,甚至是可随时揭掉的“N次贴”。

其次,要推动问责公开。坚决防止“开门接受监督,闭门进行问责”,应通过建立投诉举报平台,实时公开举报线索、调查进度、处理结果,让群众有动力、政府有压力、改革有定力。此外,要防范“私车公养”。公车亮明身份后,显性的公车私用问题势必大大减少,私车公养等隐性“四风”问题则会“摁下葫芦浮起瓢”。对此,有关部门必须提高警惕、加强应对。

(责编:陈彦彦、程宏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