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23日12:16 来源:福建日报
集美区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至区委办进行政治生态档案“回头看”检查。(夏建和 林泽贵 摄)
“我局已根据区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发出的建议函,督促运管所完成整改。目前运管所已按照职务及岗位职责,排查廉政风险点,逐条建立防控措施,评定风险等级,并制定文件印发给全体工作人员。”日前,在厦门市集美区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对监督单位的走访座谈会上,集美区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作出表态。
向各监督单位开具建议函,对集美区纪委第一派驻纪检组而言已是常态。自去年9月底全区派驻机构成立以来,第一派驻组即探索打出“3+”组合拳,积极履行“前哨尖兵”职责,努力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以建档为径强化“制度+”规范
为精准把握“树木”和“森林”的状况,第一派驻纪检组采取培训指导、检查反馈、集中约谈等方式,在全区率先督促被监督单位建立政治生态档案,通过“案后回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举措,推动政治生态向上向好。值得一提的是,该派驻组的被监督单位灌口镇的政治生态档案被作为“样本”在全区推广。
近日,第一派驻纪检组针对被监督单位灌口镇即将开展村(居)换届选举实际,按照人员类别、业务类型分门别类梳理2012年以来的信访件,重点掌握反映村居“一把手”及班子成员的检控类信访举报件,有效防控潜在风险。
“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便于了解被监督单位的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出意见建议,才能从根本上筑牢防范堤坝。”该派驻组负责人刘康介绍说。
以明纪为要做足“监督+”提醒
“周大爷,您现在一个人居住吗?有没有足额领到低保金?”……这是第一派驻纪检组联合灌口镇纪委开展低保入户核查工作时的一幕场景。
据悉,该派驻组不定期开展入户访查,选取重点低保户及新增低保户低保金领取情况,与系统登记信息仔细核对,避免“漏保、错保”。
派驻组小李介绍说,每逢节假日前夕,他们的“派驻工作联系微信群”中就会收到关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和节日期间严明纪律规矩的通知。在她看来,每逢节假日就是派驻组干部的“加班日”,根据明察暗访工作方案,成立多个检查组,各组有不同侧重点的监督检查内容。
除节假日之外,“民俗日”也是派驻组关注的重要节点。据悉,该派驻组制定机关党员干部、村居两委婚丧喜庆事宜及出入国(边)境报备制度,要求各相关单位严格执行。在“轮番”督促下,9个被监督单位累计签订2273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其中,灌口镇对辖区民俗日进行全面摸排,汇总登记59个民俗日的时间、内容,并制定方案进行专项整治,开展镇级专项督查,累计下发督查情况通报5份。
“在报备喜宴时,经过派驻组工作人员提醒,才避免我犯‘超规模’的错误。”提起派驻组的适时提醒,东辉村副书记满是称赞。
据悉,为持续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第一派驻纪检组积极运用“四种形态”,目前已开展谈话函询16人次,各监督单位共开展谈心谈话82人次。
以执纪为本做实“惩处+”教育
“作为党支部书记,本应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但我疏忽之下放松了纪律这根弦,没有做到廉洁自律的表率,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今后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因公车私用,区应急大队大队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本人也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作出反思并表态。
第一派驻纪检组坚持挺纪在前,分类施策,深挖问题线索,源头化解矛盾,防止从“小错”酿成“大祸”。
针对疑难问题,织密“协查网”,与区审计局、灌口镇相关单位部门联动协查、及时取证;针对信访件中涉及侵占集体用地、违章抢建等问题,向区执法局、区国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书面发函取证;针对实名举报来访者,突出一个“化”字,邀请法律顾问、相关经办人讲解法律法规及办事流程,力求从源头化解矛盾。
据悉,派驻组成立半年多以来,该组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上级转交办信访件19件,其中检控类信访件11件;立案3件3人,批评教育2人,通报3起典型案例,“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凸现。(林泽贵 李鹭露 苏允娴)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