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反腐倡廉

八项规定,凝聚起历史性变革力量

师长青 余哲西

2017年08月03日15:1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八项规定,凝聚起历史性变革力量

  一记妙手,收力挽狂澜之效;砥砺前行,万里关山终成身后风景。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从兹而始,一场涤荡神州的改进作风大潮逐渐涌起,给全党全社会注入崭新气象;这块厚植执政之基的巨石,成为历史跃升的有力支点,带来“改变中国”的磅礴力量。

  五年持之以恒,“八项规定”散发出惊人魅力,推动历史性变革,有人因此联想到1935年1月贵州遵义子尹路一栋楼房里发生的故事。五年风云激荡,“八项规定”引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在我们党96年峥嵘岁月里,写就又一段波澜壮阔的恢宏篇章。

  顺应时代,彰显定力,“小切口”引来全面从严大变局

  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节点,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

  此时,距第一个百年目标不到8年,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未如此之近。同时,更加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前所未有的管党治党压力,一系列矛盾、问题和挑战,摆在新的“赶考者”面前。

  如何破题,怎样开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作风问题入手,出台“八项规定”,迈出实现“打铁还需自身硬”、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一步。

  言出必行,踏石留印。2012年12月7日,“八项规定”出台第3天,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深圳考察,沿途不封路、不清场,没有欢迎横幅、不要层层陪同,不住高档酒店、全程吃自助餐,让人感觉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五年来,从北国哨所到南海边陲,从参观考察到座谈调研,总书记轻车简从、严守标准,不折不扣执行“八项规定”,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生动诠释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上有标杆,下必随行。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坚决看齐、及时跟进,主动扛起党风廉政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加强督查考核、进行约谈问责,在上下同心、齐抓共管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改进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既作表率、也交任务,既指方向、又教方法:“作风建设,重在抓细节,必须环环抓”“就是要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实践有指南,脚下有力量。五年来,从“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到“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再到“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具体问题抓起,一件件“小事”划清“公”“私”界限、尽显“真管真严”,穿透“四风”顽固屏障、掘出作风建设纵深。

  “从点滴做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抓,坚持数年,必见成效。”2013年中秋前夕,王岐山同志赴天津考察,要求抓住中秋国庆重要节点,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2014年五一端午前夕,中央纪委驻会副书记分赴七地考察调研,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进行督导……五年来,作风建设抓住节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驰而不息,在“长管长严”中推动作风建设坚定前行。

  有严纠才有深治。2013年底,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被给予留党察看一年处分,降为正局级,成为首位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被处理的省部级干部。截至2017年6月30日,这一数字已增加到22人。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查处相关问题17.6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3.86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78万人。敢管敢严、违者必究,“八项规定”成为真正的“铁规”。

  曝光是最好的震慑。自2013年3月中央纪委第一次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曝光后,“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便成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利器。截至今年5月底,中央纪委共通报曝光31批次、167起典型问题案例,有力营造了“人人喊打”的氛围,增强了正风肃纪的震慑效果。

  五年来,“八项规定”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量的积累促成质的变化,成就作风建设漭漭大潮,实现了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抓重点带全面、点名道姓通报曝光、越往后执纪越严、在坚持中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许多生动实践,逐步升华发展成为管党治党的有效方法,引领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最终凝铸成管党治党全面从严的宏大格局。

  站位人心向背,突出人民至上,以党的作风正赢得民心顺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后果就严重了”……从习近平总书记深刻的话语中,不难体会出,出台“八项规定”、加强作风建设,着眼的正是人心向背。

  风雨如晦90余载,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独有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时光荏苒,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员干部有了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基础和条件。然而有的人却逐渐淡忘了入党时的初心本意,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那个大官经常来,他每次来我们都很反感,每次都让我们下班很晚。”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常去一家名叫“品云座”的私人会所大吃大喝,连服务人员都怨声载道。

  “过去乡干部经常到村里来了解民情,村民家里的狗都认识了,来了也不咬,现在却常年见不到。”一位读者给《人民日报》写信,表达对某些基层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的不满……

  对于不正之风,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必然失掉民心,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五年来,党中央锲而不舍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横亘在党和人民之间的那堵墙渐渐打通。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周年之际,在新华社组织开展的一项社会调查上,针对“改善最为明显的官场陋习”,有69.1%的受访者把“票”投给了“公款吃喝、挥霍浪费”,可见“八项规定”效果之立竿见影。如今五年过去,变化更为可观。

  “2016年内蒙古各盟市党委、政府领导同志赴基层调研平均56.6次、67.2天”“江西‘三公’经费支出连续4年大幅下降,年均下降14.28%”“浙江西湖周边30家会所全部转型面向公众开放”……文山会海少了、下基层调研多了,接待应酬少了、为民服务多了,政府花的钱少了、百姓得实惠多了,人民群众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

  五年实践,试出了人心向背!“八项规定”唤回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唤回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唤回了共产党员的初心,难怪人民群众竖起了大拇指:“亲民爱民的共产党回来了!”

  五年实践,见证了正道沧桑!我们党用一点一滴的转变,消除了“一阵风”的顾虑,消除了“做不到”的质疑,以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让一个大大的“信”字在人民群众心中矗立:“共产党是说到做到的、是认真办事的、是能办成事的!”

  刀刃向内,除弊革新,以巨大勇气扭转历史轨迹

  “我们一定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古训,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享乐奢靡等不正之风,与腐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伴而生,如果任由其愈演愈烈,纵使万丈高楼,倒下也不过顷刻之间。

  曾经有这么一则故事:原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掌握最高权力以后,兴高采烈地把老母亲从乡下接到莫斯科,骄傲地展示自己的豪华别墅、名贵家具。老太太说,“孩子啊,这一切好是好,但共产党来了怎么办?”

  这一问多么发人深省。有着九十余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不是没有过辉煌,但由于自身蜕化变质,党内享乐奢靡不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日盛,最终被历史的大潮所吞噬,可谓“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不唯苏联如此,古今中外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回望历代中国封建王朝,风气一旦开始败坏,无不是愈演愈烈,最终尽失民心、导致人亡政息。

  历史循环往复,在这看似打不破的规律面前,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有力回答。

  严管铺张浪费、叫停政绩工程、移除文山会海,破除形式主义的“客里空”,打掉官僚主义的特权感,抑制享乐主义的庸懒散,狠刹铺张挥霍的奢靡风……以“八项规定”为开端,党中央打出一整套科学严密的组合拳,以坚定决心、坚强定力和雷霆举措,扭转不正之风蔓延之势,改变党内的政治生态,净化整个社会的风气。

  清风扑面而来,变化有目共睹。五年里,减少了舌尖上的浪费,刹住了车轮上的腐败,压下了楼堂馆所的豪华,涤荡了会所里的歪风,驱散了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的“官场雾霾”……有群众感叹,“没想到变化来得这么快这么明显”。

  五年坚持,有力的实践向世人证明,在中国共产党这里,没有什么“积重难返”,也没有什么“痼疾顽瘴”。五年磨砺,好的传统藉由“八项规定”,在继承中发扬、在赓续中发展,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面貌,再次展现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到访延安所断言的“兴国之光”。

  96年征程,历经几多风雨坎坷。有学者说,中国共产党有一种“内在抗体”,总是能够战胜各种“致命病毒”。

  这个“抗体”,就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实事求是的政治品格和直面问题的勇气担当,从“八项规定”切入,深入正风反腐、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在提高党的“四自”能力上作出新的有力探索,引领党的建设迈向新境界。

  拥有如大海般的自我调节和净化的能力,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厚植党的执政之基,这是我们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保证。

  着眼使命担当,推动实干苦干,为伟大复兴铸就磅礴力量

  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所作的论述,深刻阐明了干部作风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从理念到行动,从蓝图到现实,离不开中央政令畅通,要依靠实干和担当。

  “注意发现和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式对待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仅仅当作口号等突出问题,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作出针对性部署,坚决清除中央决策落实的“拦路虎”、阻击苦干实干的“天敌”。这是作风建设的延续和深化。

  抓“深”做“实”,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天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全市共查处有关问题193个,处理321人;2016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对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累计处理65家单位、254名责任人员;湖北省今年通过电视问政专栏《党风政风前哨》曝光18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

  ……

  在山西,随着纠治“四风”的不断延续和深入,党员干部普遍感到从文山会海、虚话套话等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创业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有1.4万名干部被选派入驻4580户企业、帮助企业解决了8000余个问题。

  见木知春。放眼全党全国,党员干部花架子少了、干实事多了,离特权远了、离群众近了,政府部门间推诿扯皮的少了、跨前一步主动服务多了,畏首畏尾、敷衍塞责之风逐渐成为“过去时”,鼓励担当、崇尚作为的良好政治生态逐渐形成。

  良好作风,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坚实保障。五年来,无论是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硬骨头”,还是打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无论是推进简政放权,还是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广大党员干部昂扬起苦干实干的精气神,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党风正则民风淳。五年来,公款吃喝日趋没落,民间“光盘行动”风生水起;干部戒除了奢靡,勤俭节约文化传统回归的脚步也骤然加快;领导干部对工商业者既亲且清,企业家则积极摒弃“潜规则”;党员满怀激情扑下身子为民实干,群众信心十足地紧紧跟上来……《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我们的社会,正气上扬、浊气下降,理性增强、戾气渐消,崇清尚俭、崇德向善、崇实守法的新风尚正在生长,人们的信心足了、干劲大了。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八项规定”引领作风建设,凝聚党心民心,聚起清风正气,为 “中国号”巨轮提供着无形而有质、磅礴而持久的作风力量;“八项规定”引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实践,把我们党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13亿人民紧紧跟随中国共产党,向着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胜利远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