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2日10:5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自去年9月至今年5月13日,全市共有746人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交代问题,3640人主动上缴违纪款共计1418.89万余元,所收到的违纪款已退还群众839人,退还金额61.42万余元。剩余款项的退还工作还在进行当中。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开展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取得的成效。
群众利益无小事。如何有效解决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让基层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贵港市开出的“处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
处方一:政策宣传到家 群众不再雾里看花
“纪委的同志真给力!”接过属于自己的1200元危房改造补助款时,贵港市平南县丹竹镇罗岑村村民罗志军激动地说。在这次专项工作中,像罗志军这样受益的群众有很多。他们中,有的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哪些国家政策,有的不知道自己可以获得多少政策资金,还有的不知道如何申请资金扶持……而这些“不知道”,往往成了一些基层干部动歪脑筋的地方。
2011年,罗志军听说可以申请国家危房改造补贴,可却不懂怎么办理。于是,他找到村干部许乐文。许乐文对他说:“你不懂不要紧,我帮你办,给点交通费就行。”无奈,罗志军只好奉上1200元“交通费”。虽然,危房改造补助顺利申请下来,可罗志军却越想越不明白:自己明明是贫困户,又符合申请农村危房改造条件,为什么要分钱给村干部呢?他先后几次找到许乐文要求解释,可是许乐文每次都说这是“行规”、是“潜规则”。回想起补贴被“吃”一事,罗志军还是难掩心中愤懑:“要不是这次驻村干部宣传做得到位,我还蒙在鼓里呢!”
去年9月起,贵港市将专项工作融入进村入户联系群众主题活动,驻村干部将查处“四风”问题的宣传资料挨家挨户地送到村民手中。有一天,罗志军随意翻看了宣传资料,发现里面有申请危房改造方面的政策。这时,他才彻底明白,原来许乐文的行为属于“吃拿卡要”。于是,他试着拨打宣传资料上纪委公布的信访举报电话。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纪委的同志便登门向他了解情况。一个月后,许乐文因为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危房改造户送给的好处费受到党纪处分。被许乐文要走的1200元“交通费”回到了罗志军手中。
“民生资金监管,要真正管好,很难。关键就是基层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首先要管好自己,使民生资金发放全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党委书记李国和说。
加强宣传,让党的惠民政策晒在阳光下——这是贵港市开出的第一道处方。开展专项工作以来,贵港市各级各部门在公共场所张贴或利用LED屏幕播放宣传标语,在电视台播放关于查处“四风”问题的廉政宣传广告。同时,在每天的报纸上刊登信访举报电话,统一制作印有惠民补贴内容和举报电话的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个县区、村屯群众的手中,力求专项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处方二:及时提醒约谈 违纪者不再执迷不悟
“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感谢党组织及时约谈提醒,使我不至于在人生路上栽更大的跟头。”近日,平南县安怀镇安怀村村干部潘某,将冒领的1.6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款上缴到县纪委后,如释重负地说。2015年,潘某的儿子在不符合危房改造申请条件的情况下,利用父亲职务便利违规获取了1.6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潘某被约谈提醒后,幡然悔悟,及时退回了危房改造补贴。
“感谢组织,我们明白了政策、懂得了利害关系,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桂平市城监大队蒙某某受部分队员委托,将1.9万元的违纪款上交。此前,该市纪委就查处的案例及掌握的线索,约谈了城监大队的部分党员干部,并敦促有关人员主动交待问题。
接到群众举报后,桂平市罗播乡党委领导立即约谈了相关村干部。事后,该乡下辖村的1位党支部书记和1位村委会主任分别上交了1.5万元和1.4万元违纪款。同时,还动员其他村干部主动交待问题。目前,该乡共有26名村干部主动向纪委交代违纪问题,上缴违纪款13.52万元。
上级约谈下级,层层传递压力,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及时约谈感召,促使相关人员主动交代问题——这是贵港市开出的第二道处方。专项工作中,贵港市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促使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交待。市委、市纪委主要领导分别与有关县(市、区)主要领导、纪委书记和市委有关单位纪检组长进行约谈,要求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各县(市、区)开展“大敦促、大约谈、大自查”活动,层层开展约谈,结合形势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警示教育,敦促有问题的党员干部主动交待问题,主动上缴违纪款。
处方三:加强通报曝光 重拳出击形成震慑
“以为自己熟悉建筑测量、计算、结构定位、补偿办法以及拆迁标准、程序、协议等专业知识,同时又全权负责项目拆迁,做手脚很难被发现。”江燕进是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原镇长助理。在一次拆迁补偿工作中,江燕进因为利用职务便利侵吞拆迁补偿款被查处。“十多年的牢狱,失去自由不说,对家人、家庭、亲人、社会的危害无法估量,何况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几年?”作为专项工作的成果之一,江燕进的案例被收入警示教育片。
“拍‘蝇’行动传捷报!贵港市纪委通报教育系统7起案例”“桂平市下湾镇15名镇村干部触碰‘危改红线’被查处”“又拍‘蝇’了!贵港市通报11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贵港通报7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专项工作开展以来,这样的信息在贵港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站和微博、微信、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陆续播发。
“越往后执纪越严,对拒不承认自身问题的,一旦查实从严处理;对建立攻守同盟、对抗组织调查的,必须坚持从重从快处理。”贵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秦金敏如是说。
注重快查快结,加强案件通报曝光力度——这是贵港市开出的第三道处方。该市成立5个纪律审查小组,由办案经验丰富的领导担任组长,落实领导包片和包案负责制。仅今年1至4月,就立案查处42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6人,问责处理44人,移送司法机关18人;印发典型案例通报43次,对122起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覃世翻 陈谊军)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