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今年1月1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要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要开展“回头看”。
点击中央纪委监察部网《执纪审查》栏,几乎每天都有干部被公布接受组织调查。值得关注的是,不少被调查的人员来自中央巡视组正在“回头看”的省份。
“回头看”省份多名干部落马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日前接连发布两名省部级干部落马消息,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和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辽鲁两省均属此轮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范围。
今年2月,中央纪委部署在山东、辽宁、安徽、湖南四省反腐杀“回马枪”。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该发现的问题有没有遗漏和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释放强烈信号,体现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
杨鲁豫落马之前,山东省委原常委、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受贿一案3月3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检察机关指控其涉案金额超过1800万元。王敏于2014年12月18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两个月后,王敏被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苏宏章则是辽宁省在“回马枪”中第3名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此前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阳先后接受组织调查。地方大员尤其是行政主将的“密集落马”,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网民表示,反腐没有尽头,一些之前巡视过的地区高级党员干部落马,体现的是“利剑高悬、震慑常在”。
“回头看”打破侥幸过关心态
“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的常规巡视力度很大,但一轮巡视往往不可能完全穷尽所有违法违纪线索,难以一时将违法乱纪的党员干部‘打尽’。总有一些腐败分子侥幸漏网,更有少数党员干部在私下里鼓吹‘反腐是一阵风,吹吹就过去了’。这也是加强巡视工作‘回头看’的必要性。”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对4个省杀出“回马枪”,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巡视监督永远在路上,也是中央巡视工作组织制度的重大创新。
山东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副主任谭健认为,中央巡视组在首轮巡视中发现了一些线索,在整改中又发现了一些新线索,说明随着反腐的进一步深入,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违法违纪线索也正在逐渐“浮出水面”。加强“回头看”,本身就能对少数党员干部的“侥幸过关”“平安着陆”心理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
汪玉凯等专家认为,在中纪委“回头看”的过程中,多名副部级官员相继落马,特别是南京、济南地方党政“一把手”相继落马,太原、昆明等地多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说明对地方“一把手”的监督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班长’责任重大,一旦‘班长’的行为失范,实际是对班子其他成员释放的一个错误信号,纪检部门的巡视工作与‘回头看’是来自外部的监督执纪力量,而来自班子内部、领导干部之间的相互监督则是纪律问题‘抓早抓小’的关键与长效机制。”汪玉凯说。
至少18省份部署“回头看”
记者梳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披露的信息发现,目前,已至少有18个省份和5个部委部署了巡视“回头看”。巡视“回马枪”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包括吉林、海南和我省等省份,以及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等部委。
同时,各地巡视“回头看”的目标和范围各有侧重。江西省针对2012年、2013年巡视过的56个县(市、区)开展;黑龙江省今年第一轮巡视对3个地区(单位)党组织杀了“回马枪”。
记者发现,各地“回马枪”重点抓三大问题:
——对整改情况再督查。
河北省委巡视组对某开发区党委杀“回马枪”时,发现他们移交的质监局、工商局、食药监局等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发区所在市有关部门整改重视不够,对相关责任人未作及时处理。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移送省纪委直接查办,给予16人纪律处分,1人辞退,并作为典型案例通报全省。
贵州省委巡视组在“回头看”中,发现相关县区整改工作不到位,上轮反馈问题整改的落实情况存在问责偏轻、偏软等问题。
——对深层问题再发现。
专家认为,“回头看”可以深入发现第一轮巡视没发现的问题线索,同时对有关问题线索进行了解、印证,再细细“过一遍筛子”。
江西省委巡视组在“回头看”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选人用人制度执行不严格,有的带病提拔。如个别干部在巡视期间,公然干扰省委巡视组工作,阻挠有关人员向巡视组反映情况,而此人刚刚重用半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山鹰说,巡视“回头看”可以有力扭转腐败分子的机会主义思想。“如果没有‘回头看’,必然会存在糊弄心态。有了‘回马枪’,就会形成威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会显现。”
——对重点领域再加压。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重点领域内的重点问题,一次巡视效果可能并不明显,需要通过“回头看”进行再追踪、再治理。
江西省委巡视办副主任王爱东介绍,2013年8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向江西反馈巡视情况时指出,一些干部过年过节收送“红包”、礼金的问题反映仍然较多。对此,江西省在“回头看”过程中,重点对“红包”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督查。今年前3个月,全省三级廉政账户收到“红包”等违纪款929.64万元,处理53人。
高层声音
只要谁敢搞腐败,就必须付出代价。一棵参天大树,如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会逐渐枯萎。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要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要深入剖析严重违纪违法干部的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教育作用。
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要在件件有着落上集中发力。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要开展“回头看”。
——摘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6年1月1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专项巡视,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机动灵活,精准发现,定点突破,必要时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
——摘自201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要对已巡视过的地方杀个“回马枪”,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该发现的问题有没有遗漏和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释放强烈信号,体现监督的韧劲和严肃性。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今年2月23日在中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讲话
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要拉长耳朵、瞪大眼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要对照各部门党委(党组)制定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规定,开展“回头看”。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日前举办的派驻纪检组负责人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
专家学者声音
巡视“回头看”可以有力扭转腐败分子的机会主义思想。“如果没有‘回头看’,必然会存在糊弄心态。有了‘回马枪’,就会形成威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会显现。”“回头看”是一种问题导向的靶向精准疗法。一般来说,巡视工作不是针对具体的个案,“回头看”是巡视之后又发现了具体的案件线索,对这种具体的个案进行巡视,所以针对性更强,“针对重点人、重点事进行再巡视,往往是弹无虚发,命中率很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山鹰
“以前的巡视工作顾及县区领导的面子,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因此很多领导干部还是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问题整改上。这次‘回头看’按照省委要求,做到‘对事更对人’。”
——江西省委第五巡视组组长徐森鸣
“回头看”可以作为不断强化反腐的一种重要机制,增强针对性。例如,在对被巡视对象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细致评估的基础上,专门挑出“后进者”进行再巡视,对于克服机会主义、传导压力,效果会更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
今年已公布被调查“老虎”一览 (据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截至5月7日)
1月16日 陈雪枫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
1月19日 龚清概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
1月26日 王保安 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2月4日 刘志庚 广东省副省长
2月6日 蔡希有 中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董事、总经理
3月4日 王珉 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月16日 卢子跃 浙江省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
3月16日 王阳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3月23日 李嘉 广东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
4月6日 杨鲁豫 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
4月6日 苏宏章 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4月9日 李成云 四川省原副省长
4月16日 张越 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今年我省被调查干部名单 (截至5月7日)
1月5日 孙义良 武汉体育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原院长
1月5日 张宇 恩施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1月7日 张万超 荆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月7日 刘先义 鄂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原副主任
1月18日 胡超 湖北省农垦事业管理局副局长
2月3日 白章龙 十堰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
2月4日 刘圣华 黄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月17日 华应生 湖北省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2月26日 刘明刚 潜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3月17日 毛传强 宜昌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3月17日 胡勋璧 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3月25日 贾曙光 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3月25日 张光合 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5月7日 黄爱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巡视员(黄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