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迪
3月31日,崇左市纪委在扶绥县柳桥镇开展市县镇三级联合公开大接访活动,同时进行典型案例通报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监督的局面。朱丽萍/摄
扶绥县新宁镇那宽村某村干利用职位之便,挪用集体公益林财政补偿资金4100元;宁明县峙浪乡洞漫村数位村委干部违规使用村集体经济;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某村干在危房改造工作中收取“好处费”6500元。
4月1日,崇左市纪委向社会通报,去年9月,崇左市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将查处民生领域专项资金违纪违法问题作为重点整治内容,维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期间,受理信访举报766件,立案377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2人;开展8场涉农违纪款物清退现场会,共清退涉农违纪199.57万元,惠及800多户群众。崇左市纪委副书记农进勇在通报会上称,在村委和社区设立村级纪检小组,助推了专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1 村级“纪委书记”显威
吃拿卡要、办事乱收费、贪污截留补贴资金、侵占村屯集体利益,无不侵害着基层群众的利益。
今年,天等县在123个村(社区)推广成立村级纪检小组,每村配一名纪检委员,群众称之为“纪委书记”,主要负责日常村务的监督,提供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
天等县对“村纪委书记”严格选拔任用,采取“支部推荐、民主测评、乡(镇)纪委考察、党委任命”的方式,科学确定人选,以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职责任务。明确纪检小组以乡镇纪委业务指导为主,负责监督检查本村(社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党纪法规的情况,抓好本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履行教育、监督、检查和保障职能。1-3月,天等县村级“纪委书记”共参与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各类活动71场次,解决村级信访诉求47件,给群众办实事66件次,为县、乡等各级纪检组织提供各类违法违纪问题线索54条。
大新县在全县146个行政村建立村级纪检小组,聘请438名村级纪检监察员,对农村基层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如村“两委”成员等实行有效监督,让村屯干部时刻感到身边有一面面勤廉监督镜。同时,协助抓好基层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查处。2015年,大新县村级纪检小组共提供案件线索41条,占案件线索来源的37.6%,经初核后转立案4件,实现了村级案件线索来源和民生案件查办的新突破。
2 五级联动聚力
崇左市采取市、县(区)、乡(镇)、村、屯五级联动,层层传导压力,市直26个涉农部门主动查摆本系统本部门在资金划拨、项目管理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漏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检查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村、屯两级主动配合,形成整体联动配合的强大合力。
在扶绥县随处可见《认真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告知书》的广告牌,县纪委书记、监察局局长的电话24小时开机,接受群众举报和社会监督。在天等县,利用阵地宣传平台、社会宣传平台、媒体宣传平台三个平台,做到专题宣传全覆盖;将县纪委领导手机号码、举报电话、典型违纪案例通报等张贴到全县所有村委及村道主要路口,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江州区,城区以及城区周边,城区到乡镇的主干道,利用大型广告牌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拉横幅、做板报、发放《致江州区广大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将宣传延伸到村、屯、户,做到“一村一院一横幅一板报,一屯一院一公告,一家一户一封信”。
宁明县把乡镇纪委书记和县纪检组长联组管理,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开展工作,组成6个联组,避免单兵作战,采用“地毯式”排查,账单、账本全覆盖,根据排查的问题线索,启动快受理、快调查、快处理、快通报的工作机制,从严从快查办案件。天等县设立了124个“阳光诉求室”定点接访,开展“百村千屯万户行”活动,发放民情联系卡,实施精准信访;在13个乡镇街道开设“阳光惠农政策一条街”,发挥惠农资金监管平台和干部廉情预警系统作用。江州区则采取分片包干,层层排查,将7个常委分成7个组,每个组派两三个人,深入疑点比较重、可查性比较多的村屯进行下访排查,改变在办公室等举报、诉求的工作方式,立案数量大幅提升。(记者莫迪、通讯员黎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