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

2016年01月11日16:4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的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和审查中管干部人数继续大幅增长,均创改革开放以来同期历史峰值

中央纪委督促“拍蝇大作战”,各地对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蝇贪”严肃亮剑

坚持纪法分开、纪严于法,凸显执纪特色,是2015年纪律审查工作的又一亮点

“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斩钉截铁,宣示了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事实是最好最有力的证明。回望这一年,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严肃查处和曝光典型案件,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国内惩腐和海外追逃追赃齐发力,一大批“老虎”、“苍蝇”被绳之以党纪国法,不敢腐的氛围总体形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正在深化。

零容忍、无禁区,重拳“打虎”不放松

2015年11月2日至13日,短短12天里,朱福寿、司献民、白雪山、艾宝俊、吕锡文、姚刚等6名中管干部相继被查,不仅创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快“打虎”速度纪录,也因为查处中管干部覆盖31个省区市在舆论场中引发不小震动。

据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公检法等机关的协作配合下,2015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的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和审查中管干部人数,在前两年基础上继续大幅增长,均创改革开放以来同期历史峰值。其中,处分厅局级干部人数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11个省处分人数增幅超过50%,四川省查处人数超过一百人,广东省更是平均两天就有一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根据公开报道统计,全年共有30余名中管干部被审查,军方分12次通报了43名副军职以上人员涉案信息。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10月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一次性确认开除以上10名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的党籍,创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全会之最,充分彰显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2015年“打虎”也创下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个“第一”:首位在任被查的省委书记周本顺,首位在任被查的省长苏树林,体育系统“首虎”肖天、法院系统“首虎”奚晓明、环保系统“首虎”张力军、金融领域“首虎”张育军……反腐“多点开花”,充分体现零容忍、无禁区特点。与此同时,按照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国有企业反腐力度明显加大,徐建一、廖永远、王天普、邓崎琳、朱福寿、司献民、常小兵以及姚刚等人的落马,凸显国企和金融反腐向纵深发展态势。

从2015年1月4日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落马,到两会刚结束时云南省委原副书记仇和被带走,再到国庆假期最后一天时宣布福建省委原副书记、原省长苏树林接受调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再去分析所谓的打“虎”规律已毫无意义。“‘打虎’破百之后曾想,接下来节奏会否放缓,现在看来反腐不是一阵子,步伐从未停歇!”一位网友的留言,道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抓督办、强联动,全力“拍蝇”不手软

“老虎”要狠打,“苍蝇”也要猛拍。2015年12月14日,中央纪委高调拍“蝇”,继7月22日首次通报后,再对10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视线拉回年初,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把“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作为全年纪律审查工作的重点之一。针对“基层办法不多、打击震慑力度不够”等问题,中央纪委一手抓统筹,一手抓督办,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拍蝇大作战”——

4月,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电视电话会议,对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作出明确部署。随后,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制定《2015年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要点》。

5月26日,中央纪委部署89条“村官腐败”问题线索的督办工作。截至10月,这些覆盖31个省区市、由中央纪委第六至十二纪检监察室督办的线索已全部办结。

7至12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共6次通报860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

按照中央纪委的部署,各地发挥省级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监督力量,层层传导压力,对基层腐败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排查起底,通过信访专办、专项治理、巡查联动等方式,对发生在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蝇贪”严肃亮剑:山西省开展“以群众举报乡村干部腐败为切入点,集中解决群众信访诉求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乡镇纪委立案和处分数量同比均增长150%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2015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86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93人……“这些‘蚊蝇腐败’行为小危害大,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持续不断地‘拍蚊灭蝇’最终可以让群众看到、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于国旦表示。

群众心中有杆秤,基层党风政风的好转老百姓感受最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18个村、56个村民小组1191户棉农连日来倍感喜悦,连续两年被强行摊派的108万元过期棉种返还款,在阿克苏地区纪委的强力推动下陆续发放到了他们手中。湖南永顺县石堤镇五里村湖纳寨老汉聂远富也感触颇深:“上次我给县纪委打个举报电话,全村良种补贴每亩多了8块钱,村镇贪官退了钱,还挨了处罚,那叫一个敞亮!”

有重点、重创新,执纪特色更明显

细心的人早就注意到,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工作报告中,“纪律审查”一词全面取代了“办案”、“查办案件”的提法。2015年,各级纪律检查机关不仅“打虎”“拍蝇”,更注重用党章党规党纪去衡量党员干部行为,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整片“森林”。

聚焦减存量、遏增量,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目标任务,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在纪律审查工作中紧紧盯住“关键少数”,突出惩治重点。数据显示,2015年处分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一把手的人数增长了近六成,河北省承德市委原书记郑雪碧、辽宁省抚顺市原市长栾庆伟、江西省湖口县委原书记卢光辉等一批市、县委书记,市、县长,因严重违纪受到严肃处理。

坚持纪法分开、纪严于法,凸显执纪特色,是2015年纪律审查工作的又一亮点。按照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存、了结五类标准,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定期清理线索,确定审查重点,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快查快结、快进快出,缩短时间、提高质效。中央纪委一位多次参与专案调查工作的同志介绍,在没有开除党籍之前,现在对审查对象也以同志相称,而且纪律审查谈话中普遍采取让审查对象学习党章、重温自己入党志愿书等做法。“这实际上是纪律审查向党务工作回归的体现,不以审讯的态度核查事实,而是做人心工作,做思想政治工作,用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唤醒。”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中管干部违纪情况通报,最直观地体现用“纪言纪语”代替“法言法语”这一变化。“干扰、妨碍组织审查”“公开发表与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相违背的言论”“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干预办案”“不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进行非组织政治活动”“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等新提法,都集中指向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河北省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李玉德介绍:“按照‘纪法分开’的要求,我们在审理报告的表述中删除了‘违法’两字;在对违纪行为的表述上,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财物’取代‘受贿’等法律用语。”

职能向党章回归,必然要求执纪方式的创新。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努力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之作为纪律戒尺的四道刻度。来自山西省纪委的数据显示,2015年1至10月,全省受处分的党员干部中,轻处分占79.2%,已是大多数;撤职以上重处分占20.8%,成为少数;而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移送司法只占3.7%,成为极极少数。通过组织引领、思想引导,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主动交代问题、上交礼金礼品的氛围正在形成。山西省吕梁市、高平市(县级),已有449人主动找组织交代问题,退交违纪违法款3158.75万余元。

正如王岐山同志所强调的,“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定位,既要立足当前,聚焦目标任务,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又要着眼长远,坚持标本兼治,把纪律挺在前面。”2016年,随着新修订的《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正式施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依规执纪、一寸不让,继续向着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目标迈进。(记者 沈叶)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提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