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河,本名凌解放,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因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落霞三部曲”,被海内外读者熟知。
《二月河说反腐》是著名作家二月河在今年推出的一部反腐文集。新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应本报读书版编辑之邀,我谈谈编辑《二月河说反腐》的感受。
近两年,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二月河的相关言论经常出现在各大网站的显要位置。显然,对于反腐问题,读者看惯了官员的讲话和专家的理论文章,以小说家的角度,做一种历史的关照和文学的表达无疑是符合阅读期待的。
现在面市的新书也同样体现出这样的特质,书中收录的就是二月河多年来发表过的反腐文字。这些文字散见于内地及港台的期刊和各种文集之中。或典章、史册,或志怪、轶闻、民间传说,作者信手拈来,皆成文章。在故事的叙述中,陈说腐败问题的种种面相。
二月河有一个独特的比喻:腐败就是社会的糖尿病,一般不会导致国家速亡。怕的就是蔓延严重,导致“并发症”暴发。一旦战争、天灾、饥荒种种不祥降临,也就是“并发症”来临,政权就难逃败亡的命运。哪怕是强大如盛唐,天宝“并发症”一犯,渔阳鼙鼓动地来,照样难以幸免。在书中,他缕陈了历代统治者为避免这种“并发症”所做的努力:武则天设“密报箱”;雍正实行官绅一体纳粮、火耗归公,把“损失了的”全部收回……这些举措虽有点成效,却绝非根治之法。
二月河认为,腐败说到底是人的腐败,腐败的产生,与人性有着隐秘的关系。在书中,他记述了《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则故事。说有一大官,一直以清操志节自诩。凡门生故吏望门投谒,想带一点礼品敬献给这位,他是一律严拒的。钱不要、礼不收,还要教训送礼者,子曰诗云地一大套,弄得送礼亲友人人汗颜无地。但其实他心里却对礼物垂涎不已。每当客人羞惭辞去,他的心思无处发泄,便拿家人出气,无事生非地寻衅打骂家人。但闻空室暗隅中鬼魅哧哧窃笑不已。二月河戏称,这样的官与现在的贪官比起来,都是该表彰的。然而故事本身已经把贪与不贪之间的种种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和珅不同阶段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描摹和刻画同样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珅年轻时,拿到前任库银的余羡,想的只是上缴后吃饭睡觉办差,而到了后期,面对贪官国泰几十万两银子的贿赂都能坦然收受。贪官从来不是天生的,手握重权,外无制度约束,内无道德克制,走向贪腐是必然的。但由不贪而贪的内心细微变化,只有在具体的人物身上,透过作者传神的笔触才能体会到。
在二月河看来,贪腐行为无论怎样都逃不过最终的惩罚。在书中,他讲了一个太阳山的寓言。太阳山遍地黄金,人们可以随便捡取。只是这件事只能在黎明前去做,太阳升起时,没有下山的人就会被晒死在山上。贪官就像在太阳山上拾金子,因为控制不住内心的贪欲,总免不了被晒死的命运。即便是侥幸在太阳临出之际逃脱,去国外做了寓公,也绝不会比乡里的放羊老头或城里的板爷过得舒心自在,因为内心仍然躲不过太阳的照射。贪腐之罪,自然是可以得到短期的世俗利益,但法律之罚与内心道德之罚时刻如影随形,这就是贪官无法摆脱的宿命。
二月河曾向媒体直言,自己并不是反腐专家。客观地说,对于反腐,这部文集也并未提供一套严整的理论体系。它少了一份学者的条分缕析,而多了一份小说家的娓娓道来。甚至,他对当前反腐形势的评价“蛟龙愤怒,鱼鳖惊慌,春雷一击,震撼四野”也像极了说书人的口吻。然而,这部著作的价值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本书的意义就在于,作者出入史册,用文学的笔法把很多严肃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文化杂交的优势和劣势到底在哪里?腐败分子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道德教化与制度约束对反腐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如何相互协调?……至于他是否给出了唯一的答案,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作者崔秀军系人民出版社哲学与社会编辑部编辑)
■精彩速读
●升官与发财放一起如同把炸药和雷管放一起。
●对权力无原则的崇拜是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
●作家本身就是社会思想的传递人,要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别人。
●腐败根源是人性,不是社会意识形态。腐败是反社会的、反人性的东西,好比鸦片、海洛因,谁吃上谁完。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是什么政权、什么党派,一个样。
●腐败就是社会的糖尿病,它是个慢性病,它一般不会导致国家速亡,怕的就是蔓延严重,导致并发症暴发。
●“腐败症”的各种情形似都可与糖尿病相比。一、都是富贵病,社会环境愈佳,愈易滋生。二、先天遗传与后天发展而来。三、都是不知不觉中蔓延发展。初期无症,润物细无声。四、都不会一下子要命。五、都引发人体各器官病变。六、都削减免疫力,无法招架并发症。不同的只是糖尿病是个人的事,是一群人,面临难题的也是杏林学者们;腐败病是社会性的,人人有份,概莫能外。
●小时读到一则童话《太阳山》。这座山上遍地黄金,人们可以随便去捡取。只是这件事只能在黎明前去做,太阳升起时,没有下山的人就会被晒死在山上。聪明的人捡一点立刻下山,贪婪的人来不及下山就死在山上。人的两种本性——贪婪与恐惧,在太阳山捡金子时的形态,表现得最为充分。我相信洪昭光教授的话:贪官不长寿。
●中央是太阳,阳光照射到每个人心中,需要折射,折射到每个角落,同时要注入信仰的力量。
●什么叫正能量,人民在追求光明,追求幸福,追求健康,向往人人都美好的世界,那么这种信仰支撑可以说是民族力量的现实所在。这个问题要综合利用。所以说我们党一定要把自身的这种力量通过各个领域层次把党的阳光折射到各个层面去,让各个领域沐浴这种阳光,那么整个社会的正气便可这样培育起来了。
●现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多为不吃亏的教育,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多是吃亏教育,老师讲吃亏是福,不要欺负人,实际上腐败就是欺负人,不是你的钱就不要拿。
●目前我们对官员的教育只是注重物质上别贪,这是最基本的。过去我们讲光宗耀祖,一个人做官了,祖宗也觉得光荣,不一定要发财。但现在的官员没有把尊崇的地位、人们的敬仰、自己对家族的贡献算进去,这很可怕。所以,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对自己家族的贡献、社会的尊崇,都应算成是官员的“收入”。我想应该把这种“收入”的概念放在学校、家庭教育中,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叫体面、什么叫无耻。官员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就要有担当,就要有做官的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就对不起亲人。(崔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