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秋月更明 国庆风更清——

辽宁省“两节”期间纠正“四风”问题综述

王 坤

2015年10月08日09:2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中秋月更明 国庆风更清

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明显。

在省纪委监察厅开通的“四风”问题线索共享和查处反馈平台上,目前收到网友们发表的节日纠“四风”的话题已过万条。第一条是锦州“慕小木”的留言:廉洁过节,节日不再被“吃请”和节礼包围,不再以公之名谋私之利。今年中秋月更明,国庆风更清。

“两节”期间,省纪委监察厅敞开大门,把网友们请进来,每个人都享有权力,将“四风”问题随手拍、随时传。社会风气如何,不再掖着藏着,随时接受群众监督。把监督权、评判权交给了群众,他们的反馈更具说服力。

在党员干部眼中,今年反“四风”,我省呈现出抓早、抓小、抓实、抓严、抓细的特点。

“两节”前,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强调,各地要早研究、早部署、早提醒、早警示,确保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省纪委多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化监督检查和舆论监督,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随后,《坚决防止 “四风”反弹》《每逢佳节倍思“清”》《反“四风”根本在于公私分明》《反“四风”越来越严》等评论在我省各大报纸等媒体连续刊出,广播电视、手机客户端、大型LED屏幕也持续释放出纠正 “四风”的强烈信号。

把“红灯”亮在前面。持续查处和点名曝光,也在全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压态势。一个月内,辽宁纪检监察网持续通报71起违规发放福利、违规使用公车、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最多一天通报23起,为历史最高。

全省上下已将廉洁精神传递至街头巷尾,传递至田间地头。 10月6日,家住沈阳的80岁老人张某外出回沈,身为公职人员的儿子到机场迎接。老人上车后第一句话问的是,这车是不是公家车,咱们可不能占公家便宜。

如影随形的监督,是送给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最大“节礼”。如今,远离“四风”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过去“不敢”到现在“不能”乃至“不想”,经历了一次思想到行动上的提升和飞跃。沈阳出租车司机张东说,往年过节,带着大包小包打车送礼的人很多,今年少见了。前不久他拉了外地一位来沈送土特产的客人,到地方就被人拒绝了,又返回去了。

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反“四风”体现在工作中、融入在生活里、反映在言谈中,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两节”期间,全省各地纪检监察干部既深入销售商家,又深入生产企业,检查是否存在高档月饼、公款购买节礼等问题;既深入实体商场检查是否存在公款消费,还要对电子礼品卡、电子提货券仔细甄别,防止“四风”变异。从9月上旬开始,省工商局、税务局、食药监局、物价局、服务业委与各大新闻媒体又形成多方联动,共同点亮“聚光灯”。

他们,成为我省从严整治节日“四风”问题的缩影:

大连旅顺口区,一个区域成立了8个专项检查组,全天候、不间断明察暗访;

锦州凌海市,一个县级市87家单位收集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方面意见或建议315条,查找原因240个,制定具体整改措施325项,对5个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对10个单位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

在反“四风”过程中,各地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9月23日,沈阳市皇姑区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每个月对区属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运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把抽查对象从原有的区直机关扩大到教育、城建、市容执法、卫生、房产等五类30多家区属二级事业单位。通过健全法制、强化党纪,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记者/王 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李放、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