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节俭“马甲”下的贪婪

范富文

2015年09月14日10:4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擅变,有72般变化,用时下时髦的话说,就是有72件“马甲”。无独有偶,如今的一些贪官也“马甲”多端,色彩艳丽,轮换着穿,其中的一件就是“节俭”。且不说“一日三餐馒头稀饭”、受贿90余万元的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祁崇岳;不说“穿衣朴实骑自行车上班”、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不说“一双皮鞋底子换了3次”还在穿,但受贿款塞满了整整5个保险箱的贵阳市原市长助理樊中黔,单说江苏省镇江市民防局原局长朱冬生。此公省吃俭用至极,堪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孙悟空拥有72件“马甲”,是为了更好地与妖怪作斗争。朱冬生之流爱套节俭“马甲”,并非真的节俭,而是拿节俭作幌子,掩盖其贪婪的本质,捞取更多的钱财。

挡不住的诱惑

现年59岁的朱冬生,身材修长,精明强干,提起过去,眼中常噙满泪水,不是因其旧社会苦大仇深,那时他还未出生呢,而是从小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无钱的痛苦。

朱冬生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祖父母在一起生活。年迈力衰的祖父母抚养他不易,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打猪草、捡柴禾,那是他放学归来的“家庭作业”;年纪稍长,就在村里替人打工,挣些小钱养家糊口。打零工没有轻巧的活儿可做,每当稚嫩的肩膀压上重担,每当双手泡在冰冷的水中,他身子痛,心里更痛,这都是没钱害的呀!若是祖父母手中有钱,怎么会让自己吃这般苦。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穷怕了的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做个有钱人。

朱冬生伴着钱梦长大。中专毕业后,他在镇江市自来水厂当了10年工人,后来走上仕途,经历了多个岗位。市纪委、公用事业局、房产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虽说有了稳定的工作,但拿的是“死工资”,钱没他想像中的那么多,落下的是一块“心病”。

自从当上民防局长以后,朱冬生遇到的钱惑多多。一方面是人防工程投入大,“不差钱”;另一方面他是一把手,审批大权一把抓,工程发包一句话。贿随权集。那些老板包工头,那些有求于他的人,哪个不在他面前装孙子,哪个不把他当“财神”供!这些人登门,是不会空着手的。朱冬生顿时财源滚滚。

朱冬生“只见财来”,刚开始还有所警惕,尚能抵挡一阵。但经不住送钱者的轮番“轰炸”,渐渐感到招架不住了。不是他的体力不支,而是钱惑太大,思想起了变化。自己钱梦几十年,做做停停,好不容易才碰到这“连走路都能踢到钱”的机会,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再说,梦想是有保鲜期的,要趁着手中有权,赶在“变质”之前去实现它,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

朱冬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竖起了白旗,道德就像自由落体似的往下降,迅速降到“海拔”以下。钱、钱、钱,命相连。他脑瓜里总是算计着如何更多、更快地捞钱。

套上节俭“马甲”

这些年,对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朱冬生没少参加。瞧着蹲在监狱、看守所里的那些过去曾经熟悉的贪官,一个个哭着叫着说后悔,他不但不受触动,不吸取教训,心中反而暗想,这些家伙也真是的,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捞那么多干什么,不能悠着点吗?

对于贪官中出现的“房姐”、“表叔”,甚至佩带上万元的领带而被称为“领带哥”的现象,朱冬生也不齿。光知道捞钱,“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道理也不懂,不能隐蔽些吗?

反复比较,思来想去,朱冬生得出一个结论,甘蔗没有两头甜,既想捞钱又要平安,就不能张扬,就要放下身段,就要低调做人。他最终选择了“节俭”,套了件节俭“马甲”,把自己包装起来,处处以节俭示人,展现形象,谁还会将你与贪腐联系起来!

朱冬生想到做到。若被邀至酒店赴宴,他总是不让多点菜,说菜只要够吃就行,吃不完浪费,浪费可耻呀!他也不让多点好菜,好菜花钱多。再说了,即使吃龙心凤肝,吃到肚子里还不是一样,拉出来的都是屎!

朱冬生衣着朴素,平时难得见他穿件好衣服。案发后妻子给其送了两件换洗衣服,掉色严重,领子都磨得毛边开线,连办案的检察官也感到不解,这么有钱的民防局长,怎么连件好衣服也没有?

还有一桩“节俭”让人咋舌。

朱冬生及其家人都喜欢吃豆制品,而丹徒区宝埝镇生产的豆制品,大都是卤水点的,闻起来清香扑鼻,吃起来嫩滑可口,让你能找到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豆制品的感觉。朱冬生就好这一口,几乎每周都要去买一两次。宝埝镇离镇江市区有30多公里的路程,按说当局长的朱冬生,平时公务繁忙,哪有时间?让驾驶员或让家人去买不就得了!可他偏要亲自出马,还要挤公交。公交车哪能像坐小车那么方便,有时要等好长时间才来,还要排队上车,可他却乐此不疲。妻子见了不乐意了,说:“老朱啊,你办私事不用公车,这还说得过去,可咱家有私车,你又会开,应当开车去呀。堂堂局长,又是奔六的人了,还去挤公交,来回颠簸,不怕人家笑话吗?”听了妻言,朱冬生嘿嘿一笑说:“你想想,30多公里的路呢,坐私家车来回的油钱加车辆损耗,不会少于买豆制品的钱,这不划算啊!”还有一层意思,不过他没说出来,而是写在了脸上,留在了嘴边:“当局长挤公交,现在不多了,老百姓会怎么看?若是让记者知道了,说不定还会来采访,用‘廉洁自律’给你包装一下。这可是不花钱的广告啊!你们女人呀,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放开手脚捞钱

变成了泥鳅就要钻泥巴。思想滑坡的朱冬生,捞起钱来用的却是爬坡劲头,手脚并用,捞个不止。

2013年2月的一天,镇江大市口要建地下民防工程,该工程归民防局管。某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李全(化名)闻知,想来承包。此人颇有自知之明,公司实力不够,参加招投标希望不大,唯一的希望就是民防局“朱一把”的那张嘴。官字两个口,官说有就有,只要局长肯开尊口,那揽这工程还不是“三只手指捏螺蛳———笃定”。可自己平时跟人家朱局长没啥来往,并不熟悉,咋办?李全猛地想起朋友张松(化名),听说张与朱的关系很铁,何不找他试试看。

这张松是个体包工头,典型的“三无”:一无公司资质,二无技术人员,三无施工人员,但却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和别具一格的牌技。朱冬生好个麻将。早在当普通干部时,张松就与朱搭上了关系,常在一起搓麻,一来二往便成了“麻友”。朱冬生当上民防局长后,张松要靠这棵大树,二人走得更近,麻友成了朋友。头脑活络的他,每次与朱冬生搓麻,“手气”总是不好,经常“出冲”,输了不少钱。乐得朱冬生哈哈地笑,朋友也成了挈友。既然是挈友,张松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朱冬生从来不打回票。

李全找到张松,开门见山,提出要求。张松给了颗“定心丸”:“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张松的确不是在吹牛,朱冬生果然满口答应。然而不巧的是,2013年1月,镇江市人民政府出台新规定:参加招投标要在原来的商务标、技术标的基础上增加信誉标。李全公司的信誉标分数不够,怎么办?这难不倒朱冬生,他手中权大胆子也大,一锤定音:活人岂能让尿憋死,按旧招投标标准竞标!这样一来,劣币驱逐良币,李全信誉标分数不够的公司击败了多家高信誉标的公司,顺利中标拿到工程。回报是少不了的,李全出手大方,10万元“好处费”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落入了朱冬生的腰包。

朱冬生的权力“超市”里,权力多多,随便取出一个就能换来大把银子。2007年初,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刘朗(化名)开发镇江某小区的工程项目,因资金周转紧张,想缓交人防建设费用,这得由民防局长朱冬生批准。刘朗深知不擦点油人家朱局长的笔尖不会滑溜,于是便带上5万元的“心意”上门,朱冬生见状大喜,随即大笔一挥:“同意缓交”!

从2007年到2013年,朱冬生用“同意缓交”4个字,换来了24万元的“润笔费”。

人防工程的审计、决算审批以及验收和付款,都成了朱冬生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初,镇江某桩基公司经理郭亮(化名)揽到了市内东吴路的地下人防工程,因其偷工减料,暗墩桩打得少了,致使一处工程发生漏水事故。朱冬生闻知大惊:“这是要掉脑袋的事啊!”迅即让郭亮采取补救措施,排除风险。至此,他仍怒气未消,发狠要重罚。郭亮与张松也是牌桌上的好友,便请张松出面说情。当然光说好话不行,得意思意思,给张送上25万元备用。朱冬生见钱眼开,狠话收回了,重罚取消了,让郭亮逃过一劫。

工程结束的验收以及工程款的结算,也是一道关口,郭亮深知没钱恐怕难过朱冬生这一关。于是咬咬牙,又奉上25万元现金。钱能通神,他所担心的事结果自然是放心了。

伪装终被剥去

民防局10年,朱冬生披件节俭“马甲”,也整整潜伏了10年,手脚并用捞了10年,捞得盆满钵溢,当初“穷怕了”的人,如今竟成了“愁钱多”的人。

钱多了,朱冬生也没敢去挥霍,为啥?偷来的锣儿敲不得,他没那个胆量。既然节俭名声在外,那就继续穿“马甲”吧。为避人耳目,他将捞来的钱“洗白”,用于投资,以他人名义出租门面店、开办香烟店、网吧、彩票站、制鞋厂,再到投资房地产,让钱生钱、利滚利,让自己的钱袋一直处于“鼓胀胀”的状态。

朱冬生钱迷心窍,终日只恨聚无多,只知道把权力化作“取款机”,压根儿就没想到会被“取款机”缠住双手不能脱身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想到他朱冬生会有人生“冬至”的时候。

去年8月,在节俭“马甲”掩盖下仍不收手的朱冬生,终于因被人举报而“中举”。办案的检察官对他的财务状况进行前期摸查,很快一张尾号为“8515”的银行卡浮出水面。

这张卡是以朱冬生哥哥的名义办理的,但有一笔某建筑公司财务会计汇入的10万元现金存款记录。检察官怀疑善于伪装的朱冬生用哥哥的卡收受贿赂,掩人耳目。经过追踪,检察官发现,在这张卡上存入现金的并非某建筑公司会计,而是朱冬生的妻子,一张简单的银行卡,一翻存款就这么复杂,可见朱冬生诡计多多。

随着进一步追查,“8515”银行卡的账目暴露出朱冬生更多的受贿行为。个体建筑包工头朱顺(化名)一次在陪朱冬生打麻将的时候,得知其要卖掉一处房产,便抓住这一讨好巴结的机会,毫不犹豫地以高出市场价40万元的价格买下。朱冬生心知肚明,当然要回报。2013年初,朱顺顺利地中标市内一处地下人防工程,完成了一桩权钱交易。这笔钱,朱冬生将一部分存入自己名下的银行卡,还有一部分就转入尾号为“8515”的银行卡,受贿40万元的犯罪事实首次暴露出来。

2014年9月1日,镇江市人民检察院经初查后,依法对朱冬生进行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2014年10月9日,朱冬生被逮捕;2015年1月,镇江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对朱冬生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掀开盖头、剥去“马甲”,朱冬生露出的是一副贪婪的嘴脸,无赖的本色。当办案的检察官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他竟妄图逃脱,一手撑着车门,一手胡乱挥舞,还狠咬抓捕人员的手腕。一个正处级的民防局长,竟如此斯文扫地!

挣扎是徒劳的,严惩是必然的,贪腐分子逃脱不了这一定律,哪怕你是逃到天涯海角。2015年7月上旬,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朱冬生受贿195.13万元,决定以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50万元。对受贿犯罪所得195.13万元以及违法所得38.73万元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来源:《世纪风采》2015年第九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李源)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